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每逢清明,這句詩詞總會涌上心頭,感慨吟誦間,多了些許凄涼、些許哀思。
作為頗具人文情懷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與血脈情感,每到這一天,人們總會用自己的方式,訴說心中無盡思念。
來源:圖怪獸
不過,在追思緬懷時,防火問題也需時時放在心上。
這不,自三月下旬以來,因祭祀引發的火災就已發生多起:
4月1日,北京朝陽黑莊戶鄉,謝某某在祭祀燒紙時,燃燒的紙錢被風吹散到附近草地上,引燃周邊雜草;
3月30日,北京市朝陽區一路口,張某冒風燒紙祈福,導致7輛機動車被燒毀、2輛被燒損;
3月29日,黑龍江雙鴨山市某小區戶主因祭祀不當,使得家中陽臺起火;
3月25日,安徽省廬江縣東顧山林場突發火情,經初步調查,此次火情是由當地居民宛某燒紙祭祀引發;
3月25日,陜西商洛一老人上墳時引發山火,火災造成67只正在附近吃草的羊死亡......
本是追思祈福的祭祀,卻因為一個個疏忽,成了悲劇的開端。
更讓人痛心的是,這種悲劇并非今年偶發,據相關數據顯示,近五年清明期間全國平均每年發生山林火災1200余起,其中近七成與祭祀用火有關。
龐大的數據讓人心顫,我們總覺得燒點紙而已、點柱香而已;總覺得紙已化為灰燼,就算里面藏點小火星也沒啥可怕的......殊不知小小火星里,藏有吞噬生命與家園的惡魔。
而這一點,廣而告之&公益中國網的一支公益廣告早已向我們發出了警示——
來源:廣而告之公益廣告《森林防火 人人有責》
“一棵樹能造千萬根火柴,一根火柴能毀滅千萬頃森林。”看似簡單的因果,卻是關于火災問題的深刻警示。
同時據氣象信息顯示,今年清明前后,天氣較為干燥且風力較強,這無疑讓燃燭、燒紙等祭祀方式的危險系數更升一級。
所以,在清明節即將到來之際,廣而告之&公益中國網呼吁大家盡可能用文明祭祀的方式追思。
比如獻一束鮮花、植樹緬懷、網絡祭掃,又或者像廣而告之&公益中國網的這支公益廣告一樣,用一封家書,書寫自己的思念,告慰遠方的親人——
來源:廣而告之公益廣告《一封家書告慰遠方的親人》
清明的核心在于對先輩的緬懷之情,這些文明的祭祀方式,非但不會削弱傳統,反而會讓傳統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
當然,除了清明祭祀,我們在踏青露營時也同樣要注意用火安全,莫讓一時疏忽,毀了滿目青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