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微笑無國界,也超越年齡、性別和身份;無論是小孩、青年還是老人,無論是男是女,也無論是在中國、印度、伊朗還是尼泊爾。微笑是人與人之間最為直觀的交流,通過微笑,我們得以與世界連接。這些微笑,無疑是溫暖的,蘊含著希望和力量,仿佛在告訴我們:不管處于何種境地,人都可以蓬勃生活。
在伊朗伊斯法罕大巴扎里,美麗的女老板眉目含笑,正熱情地與客人交談。
攝/陳孝鋒
身著黃衣的尼泊爾女孩笑靨如花。
攝/陳志文
印度比卡內爾駱駝節(Bikaner)上,來往的多是拉賈斯坦邦的村民,男人們大都留著八字胡,穿著白色長袍,配以各色披肩和頭巾。
攝/莫希智
尼泊爾老人的笑容有些俏皮可愛,似乎正準備說些什么。
在印度馬圖拉,正值灑紅節,人們在這一天互相涂抹顏料,載歌載舞迎接春天。我記錄下了一家人聚集在樓道里歡呼的喜悅時刻。
攝/周騰
攝于印度沃林達文。捉弄人和盡情歡樂是灑紅節的精神所在,通常較低種姓的人會將粉和顏料灑向高種姓的人,暫時忘記階級的差異。
攝/莫希智
在斯里蘭卡某火車站,當地的一個婦女帶著她的孩子們去度假,我用手機抓拍了孩子們開心的瞬間。
攝/Niyko旅行記
在緬甸曼德勒,我無意間走入一所中學,正值午休時間,教室的窗戶突然打開,她們看見我,一個避開了我的視線,一個害羞地笑,另一個更靦腆的則直接躲在了后邊。
攝/雪子
2011年1月,在柬埔寨暹粒。某天我偶然經過一所郊區的學校,看到門口操場上很多穿著白色校服的學生,便將一盒鉛筆送給了他們。其中有四個小女生錯落有致地坐在木廊下,饒有興致地看著我。
攝/周騰
在加德滿都老城區,我遇到一個賣咖啡的小男孩,他手中提著古樸的杯架,杯架上放著現代咖啡,他的笑容質樸而有感染力。
攝/Niyko旅行記
在暹粒某寺廟,兩個僧人坐在臺階前,一直對我微笑。自始至終我們沒有用語言交流,但他們友善而略帶拘謹的笑臉卻長留我心中。
攝/心無所駐
在印度瓦拉納西恒河旁,每晚都會舉行盛大的夜祭活動,下午就要開始做準備工作,一個高大的男人正高興地撐起橙色大傘。
攝/Niyko旅行記
在斯里蘭卡西部港市尼甘布,居民們把自家涂上五彩的顏色,我走過時 , 熱情的當地人從家里出來笑著和我打招呼。
攝/周十三
在云南陸良縣雍家村,一位80余歲的老人興致勃勃地向我們介紹這幢雕龍畫鳳的云南傳統一顆印建筑。
攝/阮衛明
在四川省大涼山,一位彝族母親走在趕集的人群中,臉上始終保持著慈祥的笑容。
攝/王東
在尼泊爾首都巴德崗,戴眼鏡的老爺爺面露微笑,和善地看著我。
攝/阮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