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杭州老人收養智障孩子56年
2014-10-23來源:浙江日報
    有一種母愛,無關血緣。


      有一種母愛,不求兒子主動喚聲“媽媽”。

  有一種母愛,受盡冷嘲熱諷、歷經艱難困苦仍不言棄。

  56年前的偶遇,吳小香與養子嚴根發結下一段感人的母子情緣。年歲漸長,但根發的智齡將永遠停留在1歲。明知道不會有感恩,也無法擁有兒孫滿堂的晚年,吳小香依舊用她如同陽光般溫暖的母愛,照料著這個兒子的一切。從洗臉、穿衣,到一口口喂飯、手牽手遛彎,兩萬多個日夜,這份愛不曾改變。

  我和他,緣分天定

  杭鋼西苑社區,一間不到40平方米的小屋就是吳小香的家。屋檐低小,門前堆放著自家種的番薯,還沾著新鮮的泥土。自從兒子嚴根發被送往杭州市仁愛家園,這里就只剩下了吳小香一人。“我睡這間,根發原先就睡隔壁。”家中的一桌一椅,還是根發在時的模樣。“我年紀大了,沒法照顧根發了,但每時每刻都在想他。”83歲的吳小香鼻子一酸,低下頭去。

  1958年的正月,吳小香騎車到官巷口一帶,路邊的包裹吸引了她的注意力。下車一看,只見包裹里竟有個小嬰兒。凜冽的北風中,一張小臉凍得發紫。吳小香趕緊把孩子緊緊地摟在懷里,用體溫為他取暖。“我沒有孩子,這不就是上天給我的禮物嗎?”看著孩子柔嫩的臉頰慢慢轉紅,收養的想法在吳小香的心間萌生。

  在丈夫的支持下,吳小香成了這個孩子的媽媽,并為他取名“嚴根發”,寓意“生根發芽”。這個在寒冬中來到她身邊的孩子,成了吳小香所有的情感寄托。

  “那年,剛撿到他的時候,才這么一點點大。”吳小香用手比劃了一個椅子面的寬度,開心地說,“那時候可漂亮了。”漸漸地,吳小香發現根發與別的孩子有些不同:3歲的他,不會說話,也不會走路。到醫院檢查后,發現孩子有智力缺陷。

  “小香啊,何必苦了自己,別養這個傻兒子了!”左鄰右舍紛紛勸她把孩子扔掉。“小香姐,你不舍得根發的話,就再養一個女兒啊,以后也有個依靠。”派出所民警的提議,曾讓她心動。但回家與丈夫一合計,吳小香卻又打了退堂鼓。“兩個孩子,要是一個聰明一個傻,我怕自己偏心,更不舍得根發吃虧!”

  再多苦,不離不棄

  根發不會走路,吳小香拿著板凳,讓根發扶住其中一端,跟著自己一步步向前挪動,終于學會了正常行走;根發不會說話,吳小香一遍遍不厭其煩地教,直到他能發出幾個單音;根發的生活不能自理,吳小香每天為他穿衣、洗澡,甚至上廁所都要幫忙。在吳小香的細心照料下,根發漸漸長大了。

  1987年,丈夫早逝,家庭的重擔都壓在了吳小香肩頭。退休在家的她省吃儉用,買來的一罐煤氣要燒八九個月,平時還拖著老邁的身體到廠區撿煤渣燒;每天清晨,吳小香便拿著鋤頭出門,在社區后的山澗地里開荒種菜。

  孤兒寡母,度日艱辛,卻無法換來親人的理解。因為根發,夫家的小姑們總對吳小香指指點點。“自己不會生,還領了個傻兒子,看你以后老了怎么辦!”面對冷嘲熱諷,吳小香摟著兒子,堅定地說:“無論他怎么樣,我都不會丟下他。只要我有口飯吃,就不會讓他餓著!”

  1989年,接到母親病危的電話,吳小香帶著根發回了江山老家。由于母親不喜歡根發,有時候會動手打他。為了不讓孩子受委屈,吳小香種地、砍柴都把根發帶在身邊。一次去砍柴的路上,根發不見了。吳小香從早上找到中午,才在山坳深處找到了根發。“他的衣服鞋子都破了,走起來一抖一抖的。”失而復得的喜悅、照顧不周的內疚同時涌上心頭,吳小香忍不住放聲大哭。

  歲月匆匆,當年的小根發也成了兩鬢斑白的小老頭。多年來,為兒子吃的苦早已刻進了吳小香額上的溝壑,歷久彌深。吳小香告訴記者,她最大的遺憾就是兒子沒法主動叫她一聲“媽媽”。“但愿下輩子,我們還是母子,他做我的親生兒子。”言畢,淚光閃爍。

  我走后,愿你安好

  5年前,吳小香積勞成疾,并查出患有癌癥。纏綿病榻的日子里,吳小香顧不上關心自己的病情,卻總是念叨著兒子,“我走了以后,根發怎么辦?”

  經過精心治療,吳小香的病情已有所好轉。但這位83歲的老婦,已無法獨自承擔起照顧兒子的重任。把守護了50多年的兒子送去公益托管機構,是吳小香不得不做出的選擇。“我只有兩個要求,一是讓他吃得飽、睡得好,二是不能讓他被別人欺負。”帶著吳小香沉甸甸的囑托,半山街道杭鋼西苑社區黨委書記陸建英與相關部門反復溝通,并與社工一起走訪數家托管機構,最終將智力殘疾一級的嚴根發送到了杭州市仁愛家園。

  “他是8月6號走的,5年多了。”吳小香記得,自己親手為兒子打點的行裝,記得兒子緊攥自己衣角的雙手,記得獨自一人回來時的淚落如雨。這個不大的家,卻因沒有了根發的身影而變得空寂起來,同樣被掏空的,還有吳小香的心。閑坐時,惦念根發所有的生活細節,已成了吳小香用來打發時間的全部內容。“現在根發24小時有專人照顧,一日三餐還有水果、牛奶。”常去探望兒子的吳小香,心中的一塊石頭終于落了地。

  仁愛家園與西苑社區之間沒有直達的公交,每次探望都由社工開車與吳小香同行。“吳阿姨對自己什么都不舍得,去看根發的時候,再貴的水果都愿意買。”社工趙佳告訴記者,雖然每月有2000余元的退休金,但吳小香每月僅用1000多元,一心想為兒子的后半生多留些存款。

  “你幫我看看,這過期了沒?”老人遞過兩瓶荔枝水果罐頭,“這是中秋時候社區送來的,我想著下次給根發帶去,他愛吃。”接過罐頭在手中,猶能感覺到老人雙手摩挲后殘留的溫度,這是母愛的溫度。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