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介紹:
如果知識不能改變命運,
還有什么能改變命運呢?
這是中國第一個專門資助女童入學的公益項目,1989年發起,已執行32年;
也是迄今為止,全中國幫扶鄉村女孩數量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公益項目,386萬人次女童的命運,因此改變。
這一個個女童綻放出的自信笑臉,和她們家庭命運的改變,是我們前行的動力。
廣西春蕾女孩:
沒上過一天補習班,考上了北大
(圖片已授權)
2020年8月,廣西小山村里,寄來了一封紅色封皮的錄取通知書,上面赫然寫著——北京大學。
所謂的奇跡,不過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
“小學的時候,老師開了一個課下補習班,全班同學幾乎都會去補習。有次課上老師提了一個問題,所有同學都贊同似地微微點頭,只有我連老師在講什么都不知道。這是沒什么辦法的事,我們家拿不出錢給我上補習班。”
小黎有兩個妹妹,因為家境困難,小黎剛出生沒多久,父母就去廣東打工,她早早就成為了留守兒童。
后來父母回來務農,但爸爸是初中文憑,媽媽是小學文憑,她深知父母無法在學業上幫助她,更沒錢上補習課,完全要靠自己。
疫情期間,學校要求在家上網課,但她家里既沒電腦,也沒安裝wifi。她從親戚那借了電腦,蹭著鄰居家的網絡,堅持上完了網課。
“再謙卑的骨頭里也流淌著江河”,這是小黎最喜歡的一句話。
三年高中,她也接受了三年春蕾的資助。
所有像小黎一樣,平凡但又不平凡的女孩,都應該在內心流淌著江河,只是需要幫著輕輕推一把,就可以去乘風,去破浪!
誰說寒門不能出才子?
想讀書的女孩,只需要幫一把
(圖片已授權)
鳳桂鮮,第一批春蕾女童班的學生。
她是融水苗族自治縣的紅瑤族,這里一直有“狗不耕田女不讀書”的觀念。
她進入春蕾女童班時,也成為全村有史以來第一批上學的女童。
鳳桂鮮說,“如果沒有春蕾計劃,不免除學雜費,父親無論如何也不會送她和姐姐上學。”
女童班老師的關心和鼓勵,深深影響了小桂鮮長大后也要當一名老師。她最終成為紅瑤族的首個女教師。
(圖片已授權)
王福美,1992年時,15歲的她已輟學3年在家,父母為她安排了娃娃親。
得知有個“春蕾計劃”可以不要錢上學,她興高采烈地回家告訴父母,卻遭到激烈反對。“不讓我讀書,我寧愿去死。”王福美絕食7天后,父母終于松口,但條件是必須帶著弟弟妹妹一起去。
弟弟妹妹哭鬧,她就去教室外哄,哄完接著上課。
就這樣,她完成了學業,后來回到四川涼山州,如今已是當地的副鄉長,專門負責脫貧工作。
她說:“我回到大山,是為了讓更多女童走出大山。”
(圖片已授權)
房衛萍,在“春蕾計劃”的幫助下,完成初中、高中學業。
后來成為博士,并成為一名女工程師,申請了多個專利發明,并參與多項國家重點項目的研究工作。
房衛萍說:“春蕾計劃對我的幫助太大了,是我整個人生的大轉變。”
這些春蕾故事,都不是特殊個例,
而是386萬真實的被改變命運的女童的縮影。
除了助學款
心理陪伴也同樣重要
在項目執行過程中,我們不斷發現,鄉村女童面臨著自卑、不受關注、壓力大等等問題,這些問題雖然不是顯性的,但和“上不起學”的問題一樣,可能影響她們的一生。
春蕾計劃開始升級,不斷嘗試引入心理陪伴的課堂、書信陪伴、成長營等活動,希望可以幫助春蕾女孩們成長為悅納、勇敢、獨立、向善的中國新女性!
2020年《乘風破浪的姐姐》熱播期間,李斯丹妮、金晨、陳松伶、阿朵、藍盈瑩、朱婧汐就參與了“書信陪伴”的活動,與春蕾女童寫信,邀你一起關注并支持春蕾女童!
春蕾的書信陪伴一直在延續,雖然愛心網友并不是明星,也沒有偶像的影響力,但每一封信,都能像這些姐姐的勵志故事一樣,給與正在迷茫期、青春期的女孩們真實的力量!
點滴愛心,育“春蕾”
(圖片已授權)
那些品學兼優,但想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困境女孩,你是否也愿意幫一把?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號召大家為這些家境困難但渴望讀書的女孩子籌集助學款,送一份祝福,幫助她們繼續讀書,實現通過教育改變命運的夢想;同時號召大家關注春蕾女童的心理健康、心理成長、心理陪伴。
1元的紅包,可以給女童寫一封信給與鼓勵;
5元的紅包,可以幫助一個孩子解決一天的生活補助;
10元的紅包,可以幫助她們買一本習題冊;
100元的紅包,可以幫助女童參與一場成長營活動;
500元的紅包,可以幫助她們交齊新學期的學費;
1000元的紅包,可以幫助她們一學期吃飽穿暖……
什么是“春蕾計劃”
1989年,在全國婦聯領導下,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發起并組織實施了"春蕾計劃"兒童公益項目,匯聚社會愛心,資助困境家庭失輟學女童繼續學業,改善困境地區辦學條件,輔助國家發展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
30年來,"春蕾計劃"有如下數據:
386萬人次——資助女童三百八十六萬人次;
217萬套——編寫發放護蕾手冊……
如今,一大批當年的春蕾已經悄然綻放,從渴望知識的小女孩成長為教師、軍官、醫生、法官……不變的是她們的積極、善良和對幸福生活的追求。
項目預算:
項目框架: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公益項目聚焦女童教育與發展,始終堅守公益助學的初衷,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本項目以“助學+陪伴”模式開展幫扶,幫助困境女童接受良好教育,資助她們順利完成高中學業;與此同時,通過自身成長、陪伴者賦能、社會關愛、家庭支持四方協同,系統化陪伴春蕾女童身心健康成長,成為悅納、勇敢、從容、向善的女孩。
捐贈對象:
困境家庭高中女生。
項目預算:
資助內容:
A.幫助春蕾女童完成高中學業:為品學兼優的春蕾女童提供學習、生活補助。
B.春蕾女童危機預防陪伴工作:根據春蕾女童的實際需求,定期、持續為女童提供關鍵性支持。服務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改善女童健康水平、提升女童社會適應能力,開展性安全教育等惡性問題預防類課程,幫助她們安全、健康、自信自強的成長。
C.春蕾女童持續發展陪伴計劃,從女童自身成長、社會關愛互動切入,系統化陪伴女童身心健康成長,釋放自身潛能。
D.善款總額的10%為項目綜合管理費用。
E.資助標準根據不同地區不同情況而定,有兩種資助標準;其中4000元/人為女童高中(三年)助學資助標準;5400元/人為女童高中(三年)“助學補助+陪伴服務”的資助標準,在能按照項目執行要求提供陪伴服務的地區執行,陪伴服務包括但不限于心理陪伴課程、成長營、書信交流等陪伴執行及跟蹤服務,賦能女童更悅納、勇敢、獨立、向善地成長。
F.配捐使用方向:騰訊配捐將用于開展春蕾女童陪伴活動方向的支出,企業配捐將按照企業捐贈意愿圍繞項目設計切實、合理支出。
執行計劃:
1.通過學校推薦,經當地婦聯或公益組織調查、篩選,確認困境高中生名單,并報給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對于一對一的捐助者和春蕾學生,兒基會將按標準盡快進行匹配。
2.助學善款將直接以現金形式撥付給學生所在學校,由學校統一按時發放,當地婦聯及公益組織共同負責監管,兒基會定期抽查。
項目效果:
“春蕾計劃”項目已資助女童超386萬人次
執行能力說明: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中國兒基會)成立于1981年7月28日,是我國第一家公益基金會。中國兒基會以竭誠服務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服務社會、服務大局為宗旨,精心打造和深化拓展了"春蕾計劃"、"安康計劃"、"兒童快樂家園"、“HELLO小孩”等品牌項目。形成兒童教育資助、大病救助、安全健康、災后緊急援助立體化資助服務體系。
關于我們: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簡稱中國兒基會)成立于1981年7月28日,是我國第一家公募基金會。中國兒基會以竭誠服務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服務社會、服務大局為宗旨,精心打造和深化拓展了"春蕾計劃"、"安康計劃"、"兒童快樂家園"、“HELLO小孩”等品牌項目,形成了兒童教育資助、大病救助、安全健康、災后緊急援助立體化資助服務體系,被民政部評為中國基金會序列的最高等級——5A級基金會,并位列2017年度中國最透明慈善公益基金會排行榜榜首。
捐贈回饋:
——————————
發票說明: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將會為捐贈滿1元的網友開具電子捐贈發票,索取請在捐款后的10個工作日內發送郵件至cctflejuan@cctf.org.cn(必須注明:交易單號、姓名、地址、郵編、發票抬頭以及捐助金額,同時也請備注項目名稱并附上“個人中心”中“我的捐款”記錄的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