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潘海豐在永清縣高博京邦制藥有限公司檢查廠區環保設施?!堄裼睢z
中新網廊坊11月16日電(宋敏濤 張玉宇 王文珩) 暗查夜查、處理環境違法案件、環保普法宣傳,這是潘海豐日常的工作狀態。作為一名最基層的環保所所長,潘海豐身兼所長和隊員,“工作內容瑣碎、不規律,但在崗一天,就要腳踏實地把工作干好”,一句“要干好”,讓他在環境監察執法一線上一干就是15年。
潘海豐剛剛上任后羿鎮環保所所長不足兩個月,他的轄區,幾乎位于首都中軸線正南70公里,隸屬河北省永清縣。兩個月前,他還是縣環保局環境監察三中隊隊長,同樣的環保執法一線崗位,同樣一直繃緊“要干好”的那根弦。
15年,5000多個日夜,數十萬公里的執法里程,上千次環境執法行動,查處違法案件210余起,解決群眾投訴180余件,各種表彰和嘉獎……記錄了這位基層環保衛士的榮譽與艱辛。
精細執法,讓環境違法無處遁形
2012年7月,接群眾舉報,永清縣城中干渠有疑似污水偷排現象。中干渠是緊靠城區的一條溝渠,中上游有多家老化工企業,這些企業已經過環保部門的多次整頓治理,企業也都建成運行了排污處理設施,是哪家企業違規偷排呢?
為了摸清偷排情況,掌握確鑿的證據,潘海豐帶領隊員連續多日在夜色的掩護下,步行數十公里對中干渠沿線排污口進行逐一觀察、取樣、監測。
“我們的標準配置是每人一雙膠鞋、一個手電筒、一瓶礦泉水。”原副隊長高宏偉回憶說,“三小時取一次排污樣本,基本一宿不能睡覺,實在困了就在車里瞇會兒。”
經過認真檢測排查,潘海豐很快確定了該偷排企業。在鐵證面前,該企業不得不承認了偷排污水的實事,接受了環保局作出的停產整頓、高限處罰決定。
勇當尖兵,面對兇險敢于“碰硬”
在十多年的環保執法工作中,潘海豐面對過手持利刃暴力抗法的不法分子,接到過無數次的電話威脅,受到過許多無理謾罵……工作中他不畏兇險,敢于碰硬,很快成長為一名出色的執法“尖兵”。
潘海豐的原隊友、現任養馬莊鄉環保所所長的郭敏向記者講述了一件令人驚心動魄的故事。2013年6月2日晚,一場以徹底取締農村“十五小”、“新六小”重污染企業為主要任務的專項行動在永清縣迅速展開。
當晚11點,接到任務的潘海豐,不顧雨后道路泥濘濕滑,立即帶領隊員出發,到他負責的劉街鄉小五間房村開展取締工作。執法車輛剛開到小電鍍加工點的大門口,幾塊拳頭大的石塊突然從黑暗中向執法車砸來,其中一塊把執法車頂砸出了一個坑,一塊險些砸中了潘海豐。
潘海豐和他的隊員知道,這是有人在對他們進行威脅警告。前進還是后退,作為隊長的潘海豐沒有絲毫猶豫。“絕不向違法分子低頭”這是潘海豐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潘海豐身先士卒,飛身下車,帶領隊員堵住了加工點的大門。
“依法依規處置,講清政策、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注意安全,防止設備、原輔材料被轉移”,潘海豐果斷冷靜地向隊員布置任務及要求。
雖然被砸,但潘海豐不急不躁,在趕來的村干部的配合下叫開了大門,并按照工作程序下達執法文書,同時,換位思考,耐心細致地做著說服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盡最大努力爭取業主的理解和配合。憑借錚錚鐵骨和凜然正氣,潘海豐牢牢控制了局面。
在后續趕到隊友及其他部門同志的共同配合下,潘海豐和隊員們連續奮戰兩天兩夜,轄區內10余家小電鍍加工點及小塑料加工點被徹底清除。
執法鐵面,服務企業卻魚水情濃
2013年春天,在一次排查中,潘海豐發現轄區內新建了一家規模不小的清洗塑料制品污染企業。經過調查取證,潘海豐向企業下達了立即停產并繳納罰款的執法文書。
接到執法文書的企業主一看上面簽著“潘海豐”的名字,心里頓時踏實了。因為他的一個鐵哥們兒楊某是潘海豐的發小兒。當天晚上,這位業主找來楊某熱情邀請潘海豐吃飯。潘海豐婉言謝絕后,將楊某請到自己的辦公室,認真向楊某說明了處罰的政策依據,并懇請楊某幫忙做好被處罰業主的工作,履行處罰決定。
見潘海豐一點“面子”也不給,楊某頭也不回就走了。該污染企業最終主動拆除了生產設備并如數繳納了罰款。
20多年的同學關系在潘海豐心中占據不小的分量,為挽回這份友情,潘海豐事后多番解釋,終于化解了楊某的心結。此后,在朋友、親戚中間,潘海豐獲得了一個稱號——“冷面人”。
“人情口子一開,我們就干不好工作了。”潘海豐如是說。
“要想干好基層環保工作,除了嚴格執法,還要做好環保服務。”十幾年來,潘海豐踐行著這一觀點。
提起潘海豐,廊坊龍騰宇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范玉生豎起大拇指。“我現在開會經常要求員工要學習潘隊長認真、嚴謹的工作作風。”范玉生說。
范玉生回憶,2012年,按照環保要求,公司需要對原有雨污分流管網進行改造,因為公司沒有人懂,潘海豐就幫公司規劃、設計,還專程到市環保局請來專家進行指導。“恰好那年,趕上了‘7·21’那場大暴雨,傍晚7時多,他冒雨開著自己的車來看改造后管網效果如何。”回想起當時的情景,范玉生仍非常感動。
不過,范玉生也說“別看潘隊長平時總樂呵呵的好說話,較起真來,可是嚇人”。
為避免儲物罐泄漏引起環境污染,廠里進行應急池改造。潘海豐說清了改造標準,當時公司覺得這是個預防措施,不一定用得上,施工的時候就“跑糙”了。沒過兩天,潘海豐來到廠里查看,一眼就發現池子防滲做得不到位,臉一下就“黑”了,要求兩天整改到位。第二天,潘海豐又親自盯著公司整改,直到達標為止。“后來,國家和省市各級環境監察部門都到我們企業進行檢查、暗訪,表揚我們環保工作做得不錯。”范玉生帶著欽佩之情講述著。
對此,潘海豐則說,“環保工作千萬不能‘一罰了之’,要主動為企業出謀劃策,服務前置,才能預防污染事件發生,做到事半功倍。”
“基層環保工作,沒有白天、沒有黑夜,每天重復著瑣碎的日常工作,在這個崗位一天,就要干好一天的工作,心中的那根責任弦會一直繃下去。”潘海豐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