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源新夫婦和志愿者。
家住常州市尚東區花園的張源新夫婦,在愛子張鵬因病離世后的七年里,毅然接過兒子的志愿服務,加入了天寧區“一加愛心社志愿者服務隊”,成為一名愛心志愿者,將兒子的愛心行動傳遞下去!揚子晚報聯合常州電視臺都市頻道《道德正前方》欄目精彩呈現這個感人故事!
殘疾兒子的命是好心人給的
據張源新夫婦介紹,兒子張鵬生前是一名虔誠的志愿者、一加愛心社的成員。與一般志愿者不同,張鵬本身是個殘疾人,由于出生時窒息缺氧,同時又感染新生兒敗血癥,影響了大腦和四肢發育,生下來便注定了殘疾,長到15歲后又患有脊椎側彎的病,多次上手術臺。
雖然走路駝著背,但張鵬非常陽光,經常參與公益事業!18歲時,張鵬脊椎側彎的治療已經刻不容緩。張源新和妻子張玉華帶其到北京動手術。但昂貴的手術費用讓他們束手無策,這個時候,張源新所在的常州電力機械廠給他們帶去了希望。全廠四百個同事為他們捐助了手術費。張源新講,兒子手術后,身體有了明顯好轉,他知道兒子的命是好心人給的,他要慢慢報恩。
兒子首月工資捐給白血病患者
雖然長期生病只有小學文化水平,但好強的張鵬硬是通過自學拿到了成人高中畢業證和計算機信息技術考試合格證。更加不容易的是,他還自己找了一份工作,并將第一個月賺來的工資都捐給了白血病患者!
張鵬學會了電腦接觸了網絡之后,就了解到了外面的世界,了解到了許多家庭的不幸,于是,張鵬不顧自己患有嚴重的哮喘病,堅持每年參加一加愛心社的2.14情人節玫瑰義賣。
父母接過兒子的愛心傳遞
令人扼腕的是:2007年的11月,張鵬在重癥監護室住了半個月,最后還是離開了人世。為了傳遞兒子的愛心,張源新夫妻倆也加入了一加志愿社,決定將兒子的愛心進行到底。
一進愛心社,就參加了幫助因車禍致殘的湖北女孩馬倩的關懷活動,他們幾乎天天去醫院探望馬倩,做了雞湯,魚湯送去醫院,他們在最悲傷的時刻把對兒子的愛無私地傳給了素不相識的湖北女孩馬倩!
他們還每年參加2.14情人節義賣玫瑰,至今連續七年了。不管刮風下雨還是天寒地凍,夫妻倆從不缺席。2009年,妻子摔傷了手臂,她照樣去參加義賣,2010年春節前小年夜,妻子做了一次婦科手術,但是春節后2.14情人節那天,張玉華還是不顧體弱無力,毅然堅持一起參加玫瑰義賣。他們說這么做是對兒子最好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