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盧峰捐髓救父從不言痛
5歲的孩子,愛玩耍、愛撒嬌,而小小的肖盧峰(以下簡稱小峰)卻勇敢地給爸爸捐出了造血干細胞,成功挽救了爸爸的生命。
捐髓救父已是3年前的事了,直到最近,小峰的老師、同學才知道他的這件事。而他的感恩之舉也成為了全校學習的榜樣。1月9日,南寧民族東小學二年級學生肖盧峰獲得了學校“感恩之星”稱號,他手捧獎杯、站在頒獎臺上,微微一笑,說“爸爸給了我生命,有爸爸媽媽的家才是幸福的家!”
捐骨髓
“我可以救爸爸!”
2010年,小峰的爸爸患了白血病。在南寧治療了一年半后,小峰爸爸的病沒有好轉。媽媽帶著小峰爸爸遠赴北京燕達醫院,希望通過造血干細胞的移植挽救生命。但通過查找中華骨髓庫,卻沒有找到合適的供體,聯系了一些國外的機構,也找不到合適的供體。小峰的家人進行了捐造血干細胞的檢查,然而爸爸的姐姐、叔叔等親人的血型都不符合條件,最終發現僅有5歲的小峰符合捐獻的條件。這個結果讓全家人特別的意外,5歲的孩子還這么小,怎么能捐獻造血干細胞呢?
“你愿意幫助爸爸嗎?”媽媽問小峰。盡管年紀很小,但小峰卻能感受到爸爸的痛楚,知道只要自己捐造血干細胞就能救爸爸的生命。小峰毫不猶豫地說:“我可以救爸爸!”聽到小峰堅定地回答,一家三口擁抱在了一起,那是血濃于水的深情啊!
忍疼痛
“只要爸爸能好起來,我不怕痛!”
2012年,小峰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北京,爸爸住進了北京燕達醫院,準備接受造血干細胞的移植。小峰是幼兒,因為體內的血液少,不能像成年人那樣一次性就抽出800毫升的血,他每次只能抽出60-70毫升的血。而在抽取造血干細胞前必須要打“動員針”,小峰必須提前一個星期打“動員針”,然后才能采集一次血液。捐完一次血,小峰必須休息一個月,然后再繼續捐血。
很多孩子打預防針時都要哭個不停,但小峰多次打“動員針”、多次捐血時,都沒叫過一次痛,更沒哭過鼻子。醫院里的病友都夸小峰是一個懂事、堅強的好孩子。
小峰像個小男子漢一樣,因為他覺得“只要爸爸能好起來,我不怕痛!”
感恩心
“救爸爸是我應該做的!”
小峰爸爸在北京接受了長達半年的治療,而小峰和媽媽也一直陪伴在左右。
重獲新生,爸爸特別要感激的就是小峰。爸爸摟著小峰,流著淚說:“沒有兒子你給我捐造血干細胞,爸爸可能早已不在人世了!”小峰一邊幫爸爸擦拭眼淚一邊安慰爸爸:“爸爸,你給了我生命,救爸爸是我應該做的!”病友們看到這感人的一幕,也跟著流淚了。大家都想不到,小峰如此弱小的身軀里竟然藏著如此強大的感恩的心。
據了解,做完治療后,要看過了5年后,是否達到長期存活率,這樣才算真正的成功。為了爸爸的健康著想,小峰家里提倡飲食少鹽少油,小峰覺得只要是對爸爸有好處,怎么吃都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