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拾荒母親” 靠撿破爛撫養多名孤兒
2016-12-19搜狐公益
“我是一個撿破爛的,沒有讀過書,沒有文化,但破爛都撿了,何況是那活生生的小生命,不撿他,他就會死。他是一條生命,我必須救他。” ——郭祖潔
2002年3月18日凌晨一點,在微黃而略有些昏暗的街燈映照下,奎山菜市場周圍的街道顯得有些寂靜和幽暗,郭祖潔和平日里一樣出來撿拾廢品,期望多一些收獲補貼點家用。正當她彎腰撿拾廢品時,突然傳來一陣嬰兒的啼哭聲,郭祖潔循聲而去,在垃圾桶旁發現了一名女嬰。她連忙放下手中的廢品,拍了拍手上的塵土,小心翼翼的將女嬰抱在懷里,只見這個小家伙蜷縮著身體,呼吸有些微弱,也許是剛出生不久,頭發還是濕噠噠的。郭祖潔一陣心疼,當晚便抱回了家。
這名女嬰就是郭小美,是郭祖潔在拾荒路上收養的第一個棄兒。
繼郭小美后,郭祖潔又先后在撿垃圾的路上撿養了郭小紅、郭小麗、郭路得、郭小兵一共6名棄兒,其中4名女孩,2名男孩(1名智障,另1名腦癱)。收養這幾個孩子,讓郭祖潔原本就一貧如洗的家變得更加拮據了。
撿養棄兒后,郭祖潔一家七口人只能租住在市郊一間兩室平房的偏房里。為了使孩子們健康成長,郭祖潔更加拼命干活,白天做些體力活,打打零工,到了夜晚就撿廢品補貼家用,還借錢養些豬鴨雞等家禽,日子過得很艱辛。“第一次去到她家發現環境衛生十分惡劣,蒼蠅密密麻麻,隨處可見。”汕尾市給力志愿隊的一名志愿者說,2014年底去郭祖潔家探望時,只見幾個小孩全都擠在一張小床上睡覺,“她們一家的生活條件并不好,很多生活用品大概都是撿來的。”為了改善她和孩子們的生活,志愿隊為郭祖潔送上了油、米等慰問品。
當問到為什么在自己溫飽都難以解決的情況下,還要收養6個棄兒時,郭祖潔的回答樸實而溫暖。她說:“我是一個撿破爛的,沒有讀過書,沒有文化,但破爛都撿了,何況是那活生生的小生命,不撿他,他就會死。他是一條生命,我必須救他。”郭祖潔說,雖然這些年為了幾個孩子加大了自己的負擔,但如果再給她一次選擇,她依然會救那些孩子。
其實,郭祖潔本身育有一對子女,20多年前婚姻結束后,便把子女留在重慶老家跟她父母生活,自己只身一人來到汕尾打工。如今,一對子女都已成家,郭祖潔便把其中一個養女送到重慶,跟隨她的父母一起生活。另外三個養女和兩個養子則長期留在郭祖潔身邊生活。盡管生活里有種種艱辛,但郭祖潔一直沒有放棄過,努力為孩子們撐起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她常說,看著孩子們圍在她身邊活蹦亂跳,像小豬一樣一天天長大,就感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母親。郭祖潔的兩個兒子身體都有缺陷,但懂事孝順,平常會幫著她撿撿垃圾喂喂家禽。三個女兒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越發乖巧懂事,晚上一定要跟她擠在一起睡覺。郭祖潔靠微薄的收入供三個女兒讀書,照顧兩個兒子,雖然艱辛,卻也溫馨。
不過,郭祖潔心頭一直有個心結,就是三個養女正在上學,但一直戴著“黑戶”的帽子。依法登記戶口是憲法和法律賦予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但郭祖潔收養的棄兒缺乏相關手續和證明,頓時讓政府部門也犯了難。汕尾市城區民政局局長黃超介紹說,近年來,政府相關部門在關于郭祖潔救助保護孤兒方面做了一些關愛工作,在生活上使5名孤兒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和保障,但戶口問題一直懸而不決。
“后來陳少榮書記提出特事特辦,要求為郭祖潔一家開辟綠色通道。”黃超告訴記者,汕尾市委常委、市城區委書記陳少榮在得知郭祖潔的感人事跡和特殊情況后,專門召集了有關部門的一二把手開會,專題研究解決郭祖潔收養棄兒的戶口問題。據了解,汕尾市城區各級部門在區民政局的積極協調下各司其責,為郭祖潔提供優先和便利條件,并按照有關規定在今年3月底妥善解決了5名孤兒的戶籍辦理工作。
如今,戴了“黑戶”帽子多年的郭小美、郭小紅、郭小麗、郭路得、郭小兵五人,在汕尾市城區政府的努力下,終于落了戶。而郭祖潔的心頭大石也隨之落下,一家人現在其樂融融的生活在汕尾城區,用行動傳遞著汕尾這座善美之城的正能量。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