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告會現場。 林波 攝
中新網寧波5月18日電(記者 林波)從“小錢同志”變成了“老錢師傅”,歲月改變了錢海軍的容顏,但他那顆火熱的心卻始終未變。
錢海軍是國網浙江寧波慈溪市供電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員工,自1999年成為社區義工以來,他從一個人到引領帶動身邊1200多人參與志愿服務,發起了“千戶萬燈”“星星點燈”“暖心空巢”等公益項目,累計幫扶3萬余人。
近日,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錢海軍“時代楷模”稱號。
錢海軍工作場景(資料圖)?!幉ㄊ形麄鞑抗﹫D
“愛是一盞燈,照亮別人的同時,也溫暖了自己。”5月18日,在浙江省寧波市舉行的“時代楷模”錢海軍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上,錢海軍如是說。
錢海軍從小在農村長大,村里民風淳樸,誰家碰到造房子、結婚這樣的大事,鄉親們都會不計報酬地來幫忙。
“我的父親是一名黨員,也是電工,經常免費為左鄰右舍修電燈、換保險絲,看得久了,我就覺得這些都是應該做的。”錢海軍直言,父親的言行讓他明白,幫助別人,自己也會感到快樂。
1992年,錢海軍成為一名電工。
彼時,錢海軍的父親對他說:“軍兒,進了單位一定要虛心向老師傅學習,刻苦鉆研技術活,把技術練精,練出一身絕活,好好為老百姓服務,這樣才算是一名合格的電工。”
父親的這句話一直鞭策著錢海軍,從電廠維修工到電器設備技術員,再到社區經理,他跟著師傅和班長一刻不忘對業務技術的學習,逐漸成長為電力技術人員。
1998年,錢海軍從農村搬到了慈溪市區,不時幫街坊鄰居義務修電燈、換開關。
慢慢地,他發現城市有一些老小區,老房子多,老年人多。很多老人連生活起居都困難,更無法保證用電安全。
“第二年,我在社區居委會填了一張義工申請表,想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能,免費給社區居民解決用電方面的問題。”錢海軍表示,為了幫助更多有需要的老人,他做了500張名片,挨家挨戶發到社區老人手中,“我對他們說如果有用電方面的需求打我電話,這是義務服務,不收錢。”
一個電話,兩個電話,一傳十,十傳百,就這樣,錢海軍為社區居民免費提供用電服務的消息傳開了。從那以后,只要老人們有需求,不論刮風下雨,錢海軍都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去。23年的時間里,他從來沒有間斷過。
“用電有困難,就找錢海軍”,老人們口口相傳,錢海軍服務對象也越來越多。
據國網浙江寧波慈溪市供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童靈華介紹,在錢海軍的精神感召下,該公司構建了五位一體“以德育企”模式,成立了以錢海軍為帶頭人的勞模創新工作室、道德模范工作室、電力驛站,開設了企業道德講堂,開展評選“微感動人物”“錢海軍式好員工”,“實現了從‘人人學習錢海軍’到‘人人都是錢海軍’的升華。”
2015年,國網浙江寧波慈溪市供電有限公司又注冊成立了錢海軍志愿服務中心,發起了“千戶萬燈”等公益項目。
此后,“千戶萬燈”項目也獲得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從慈溪推廣至寧波大市,后又覆蓋浙江省。
從2017年開始,錢海軍團隊結合東西部協作、結對幫扶,又把它帶到了其他省份,并通過開展鄉村電工培訓班,授之以漁。近7年的時間里,這支隊伍累計行程20余萬公里,完成改造6000多戶。
錢海軍說:“服務沒有海拔,愛心沒有距離。作為一名電力戰線的共產黨員,應該毫無保留,力所能及地把電和光送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去。”
“近幾年,錢師傅和我聊得最多的,就是如何醞釀更多有價值的公益項目,如何帶動更多的人,培養更多的優秀志愿者,如何讓我們這個團隊越來越規范,越來越強大,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作為與錢海軍共事10年的同事,在寧波慈溪市錢海軍志愿服務中心主任兼黨支部書記唐潔看來,錢海軍平時話不多,但他一直在用實際行動表達世上最美麗的語言。
“女兒小時候曾在作文中埋怨過:爸爸的眼里只有一個‘電’字。”錢海軍坦言,在生活中,對于妻子和女兒,他是深懷歉疚的。
錢海軍的妻子陳冬冬表示,在過去的日子里,她有過失落,有過怨言,“當我看到老人親切、熱情的笑臉時,我已然明白錢海軍的堅持了。因為愛是相互的,是可以傳遞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