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25日電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公務員局近日聯合印發了《關于做好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公務員考試錄用工作的意見》。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公務員局有關負責人接受本報采訪,就《意見》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六條措施降低進入門檻
問:《意見》是如何落實“在艱苦邊遠地區適當降低進入門檻”要求的?
答:《意見》提出了六條措施:一是針對一些基層機關招考職位要求學歷偏高的情況,提出適當降低招考職位學歷要求;二是針對一些基層機關對崗位專業要求過嚴過窄導致報考人員少的情況,提出放寬招考專業限制,鄉鎮機關可不限專業;三是針對一些基層隊伍年齡結構不合理的現狀,提出適當調整報考職位年齡條件;四是規定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經歷,進一步擴大報考人員范圍;五是針對一些基層職位因報考人員較少達不到開考比例而被取消的情況,提出合理確定開考比例;六是為吸引有志青年到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工作,提出對艱苦邊遠地區基層職位可以單獨劃定筆試合格分數線。
拓寬基層公務員來源渠道
問:《意見》對吸引和集聚各類人才進入基層公務員隊伍有哪些舉措?
答:為了拓寬基層公務員來源渠道,引導和鼓勵廣大青年到艱苦邊遠地區建功立業,《意見》主要針對四類人員明確了措施:一是采取加強招考政策宣傳、到高校進行宣講等方法吸引高校應屆畢業生報考,提高錄用比例。二是加大從大學生村官等服務基層項目人員中定向招考力度。三是暢通熟悉基層、適合基層工作的優秀村干部進入鄉鎮公務員隊伍渠道。四是積極開展從優秀工人、農民等人員中考錄鄉鎮公務員的試點工作。
讓基層公務員“留得住”
問:基層公務員既要“招得進”,更要“留得住”,《意見》對此有哪些具體考慮?
答:為了使新錄用的公務員能夠熱愛基層、扎根基層、安心本職工作,《意見》要求各地從實際出發,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努力解決好新錄用公務員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同時提出了三條措施:一是規定新錄用的鄉鎮公務員在鄉鎮機關最低服務年限為5年(含試用期),在此期間,不得轉任交流到上級機關。二是上級機關一般不得以借用、幫助工作等方式抽調鄉鎮公務員。三是加強對新錄用公務員的培訓與管理,提高做好本職工作、服務基層的能力。
保證考錄工作公平公正
問:近年來,社會輿論非常關注考錄的公平性,在降低基層機關進入門檻的同時,如何保證基層公務員考錄工作的公平公正?
答:公平公正是考錄制度的生命線。為了保證降低基層機關進入門檻的政策不被濫用,《意見》提出了四個方面要求:一是要堅持依法考錄、“凡進必考”,不得簡化考錄程序,堅持全程公開透明,增強公務員考錄工作的公信力;二是要嚴格控制降低進入門檻政策的適用范圍,艱苦邊遠地區的界定和職位資格條件的設置要實事求是、科學規范、從嚴把握;三是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和好干部標準,加強對考生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行的考察;四是要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嚴肅處理違紀違規人員。
新規有利于防止“蘿卜招考”現象
近年來,個別地方出現了事業單位招聘中因人設崗的所謂“蘿卜招聘”“內部招聘”,引起社會強烈不滿。
全國政協委員遲福林曾指出,導致“蘿卜招聘”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監督缺位導致招錄、選拔人員與參考人員形成利益集團,破壞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人事制度。
為防止這些“降門檻”的措施在地方上被濫用,《意見》指出,要嚴格控制降低進入門檻政策的適用范圍,艱苦邊遠地區的界定和職位資格條件的設置要實事求是、科學規范、從嚴把握,并規定要堅持考錄程序全程公開透明。
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原院長、研究員吳江說,防止這種現象的出現,從中央到地方要進一步強化監督,一方面要放開對基層的束縛,另一方面要做好監督,才能讓這項制度真正落在實處,讓人民群眾真正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