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汕頭:澄海青年返鄉傳播公益鼓勵同輩做行動派
2016-07-29南方日報
 

第一次“溪南青年說”分享會的場景。

  “有一天,當家鄉的河流被污染的時候,有哪個青年能站出來說不,哪怕只是在河邊豎一個牌子寫上‘愛護環境,請勿向河中傾倒垃圾’。”澄海青年陳沛涵一邊說一邊給講臺下的同學們分發空白紙張。

  7月初,正值第4屆“揚帆起航·夢翔溪南”溪南義教開幕,陳沛涵和一群在外地念大學的小伙伴趕回澄海溪南鎮。今年的溪南義教在以往的模式上進行了創新,引入“溪南青年說”的分享會模式和“世界咖啡模式”,希望能以此激發更多溪南青年參與家鄉建設,加入到學成返鄉的行動中。

  公益好友前來“支援”

  陳沛涵今年19歲,是廣州一所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的學生。等到9月份開學,他就升大二了。

  在澄海溪南中學,陳沛涵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他在15歲的時候就創辦了“澄海青少年志愿社”,因為當時不到法定注冊年齡,團隊只能注冊在汕頭市青年志愿者協會名下,作為其屬下的一個團體會員。

  4年后,陳沛涵又多了兩個頭銜:廣東嶺匠文化發展有限公司CIO和拜客廣州品牌傳播官。

  7月13日,第四屆“揚帆起航·夢翔溪南”溪南義教正式開幕。在此之前,陳沛涵把和他一樣在外地念大學的幾個熱心公益的好友都召集起來,回鄉支援。

  陳沛涵告訴記者,今年的溪南義教在以往的模式上進行了創新,引入了“溪南青年說”的分享會模式和“世界咖啡模式”,希望為走出去的青年返鄉交流提供一個平臺,“他們走出這里,再回來的時候更容易看到存在的問題,發現問題后,再用他們在外面所學到的知識想辦法解決問題,更能助力家鄉公益事業的發展。我們希望能以此激發更多溪南青年參與家鄉建設,加入到學成返鄉的隊伍中。”

  “溪南鎮是一片沃土,在外的溪南青年回來,不是因為它經濟發達,而是知道它還不夠好,還有不足。”陳沛涵說。

  被問起為什么要在年齡那么小的時候就創辦“澄海青少年志愿社”時,陳沛涵回答說,“澄海青少年志愿社成立的時候只有6個人,我們當中最大的也只有16歲。當時被人嘲笑很傻,很多人都不理解我們究竟要干什么,創辦團隊也沒有人來參加。后來漸漸地做成了一些活動,逐漸進入了公眾的視野,也向大家證明了我們在做的事。其實成立公益社團,不僅是圓我自己的公益夢,也想為澄海熱心公益的青少年提供一個平臺。”

  陳心武是陳沛涵的好友,也是長輩,看著陳沛涵一路走來。“陳沛涵11歲的時候,因為看到電視里志愿者進入汶川支援救災,當時就萌發了今后要成為一名志愿者的意愿。2012年,當時只有15歲的陳沛涵創辦了澄海青少年志愿社,并成功組織了公益圖書捐贈等一些活動,在同輩中很“了不起”。陳心武說,“但是陳沛涵總說自己是一顆小石,公益路上的小石子。”

同學們針對陳沛涵拋出的問題進行討論。

  “沒有行動之前不要說‘難’”

  “如果有一天,當家鄉的河流被污染的時候,有哪個青年能站出來說不,哪怕只是在河邊豎一個牌子寫上‘愛護環境,請勿向河中傾倒垃圾’。”陳沛涵一邊叫大家自由組隊,一邊給講臺下的同學們分發空白的紙張,“把你們會怎么做都寫下來,我會把這些紙都保留起來。真有那一天到來,我要看看你們是不是真的會行動。”

  陳沛涵告訴記者,很多同學抱怨找實習單位好難,我反問他們,“那你找了嗎?你填寫簡歷了嗎?你投遞了嗎?你邁出第一步了嗎?當你沒有行動之前,不要說’難’。”

  “開辦‘溪南青年說’最終是為了溪南青年去做。”陳沛涵說。

  陳書超是這場“溪南青年說”分享會的主持人。“我們為什么要回家鄉舉辦這樣的分享會?是因為有錢賺嗎?是我們想來向師弟師妹們吹牛炫耀嗎?都不是。因為我們走出去了,我們跳出來,在另一處視野上看到了家鄉的不足,我們覺得我們有責任,有義務為這塊我們生長的沃土做點什么。前幾天陳沛涵找到我,跟我說了一句話,我認同也堅信他的話:我們現在不能夠給家鄉帶來10萬、20萬、100萬的收益,但是我們能夠帶來思想的種子。”陳書超說。

  在今年的“溪南義教”里發起“溪南青年說”,這些青年人堅信他們相聚在一起,可以通過自身的行動,讓家鄉變得更加美好。他們也給自己確定了使命:引領更多的青年為家鄉的發展而行動。

  而當天的“世界咖啡”議題是:如果家鄉的河流污染了,你會如何去行動?在場的同學領到紙筆,用最短的時間組建自己隊伍,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呈現出來。

  據陳沛涵介紹,在同學們寫出的想法中,他看到了許多青年有自己獨特的觀點,有的從個人層面上號召大家捍衛家鄉的河流,有的則把問題上升到更高的層次。“我、陳書超和陳榮珊3個人發起了‘溪南青年說’分享會,這是第一次舉行這樣的活動,但不局限于這一次活動,我們希望有更多的青年愿意與我們攜手,參與到活動中來。我們也希望家鄉的青年,不只停留在思想上,更應該有所行動。”

  為家鄉做公益感覺真好

  陳榮珊是今年負責溪南義教的總干事。

  據她介紹,溪南義教自2013年成立至今,在共青團溪南鎮委、溪南鎮黨員義工社、澄海溪南中學、澄海青少年志愿社、澄海偉才國際幼兒園,深圳澄海商會和澄海潮商村鎮銀行等單位的支持下,一直秉承“返鄉反哺,學以致用;以生為本,教學相長”的創辦理念,號召廣大青年積極投身到社會公益教育事業中去,以義教的形式奉獻愛心、擔當責任,已經收到了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注。

  “2016年是溪南義教開辦的第4年,我們認為,除了運用‘互聯網+’的模式進行創新外,更應該沉淀下來,把我們的經驗和感悟傳授給大家。”陳榮珊說。

  2013年,同樣是溪南中學畢業生,陳曉鵬和純娓創辦了溪南義教。據了解,義教的教員大多都是應屆高中畢業生,來自汕頭市各重點高中,教員根據課本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并開展義教,而學員則是準高二及準高三學生。

  溪南義教創辦之后,有很多教員表示,本來以為義教是一件很輕松的事,但參加后才知道,需要用心、用力去做,才能做好。

  “我們可以教的不是老師上課教的知識,溪南義教不是單純的課內知識補習,說實話,我們肯定沒有專業的老師教得好。我們除了輔導課程,最想做的是分享經驗。跟師弟師妹們交流自己一路為高考奮斗的心路歷程,那種拼過高考,為了目標奮斗的感覺,鼓勵他們。相似的經歷讓我們更能理解師弟師妹的感受,從而有效地溝通,也算是一種朋輩教育。”純娓說。

  當記者問起怎么會想到要創辦義教的時候,純娓說,我記得最開始提到溪南義教是有一次跟陳曉鵬聊天,我們說到為什么其他地方有義教,就溪南沒有呢。當時鹽鴻的義教已經辦了好幾年了,有許多朋友參加那邊的義教。沒想到就當時這么一句話,后來說干就干了。

  溪南義教最初定位就很明確,做公益。“不可能是有盈利目的的。”據純娓講述,陳曉鵬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最開始辦義教都是我們自己湊的錢,陳曉鵬當時在外面有補習的兼職,辭掉兼職回來支援我們。

  “團隊剛創建的時候,只有幾個平時很好的伙伴,然后我們通過熟人介紹熟人,慢慢擴大我們的團隊。”純娓說,“那種回來為家鄉做點公益的感覺很舒服。”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