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五號,調研小分隊六名成員順利在李權莊村的車站集合,簡單的了解情況后,隊員們就全身心投入到了此次的社會實踐當中。二十五號和二十六號這兩天的天氣悶熱,雖然下了場小雨,非但不能緩解炎熱,反而給我們的社會實踐服務增加了不小的難度。我們先去的是受外企影響最大的泰光小學,一進校門,就見到了留駐在校的趙老師,跟趙老師聊天談到外企對該小學的影響時,趙老師喜眉笑眼的說:“青島泰光制鞋有限公司可是幫了我們大忙吶,早在2002年就捐資200萬為當地社區建立了該學校,如今校園內的基礎設施完備,對學校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撐。”在趙老師的熱心帶領下參觀了這所小學并了解了小學這幾年的變化。離別之際,與趙老師合影留念。第二天,隊員們去參觀了泰光中學,并采訪了值班老師。談起學生的免費營養午餐,值班老師連聲稱贊道:“泰光公司真是辦了一件大好事、大實事,學校和家長再也不用為午餐問題發愁了”。俗話說:“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如今,“免費午餐”不但可以有,而且是在萊西李權莊這個農村鄉鎮率先變為現實。盡管是農村鄉鎮,但李權莊對教育的投入卻不吝嗇。這些年已連續投巨資改善辦學條件,如投資600萬元建設了中學教學樓,投資700萬元新建了泰光小學,投資350萬元新建了海爾小學,后來又投資1500多萬元,按省級規范化學校標準、抗八級地震、外墻全部保溫的要求,新建了中心幼兒園和中學多功能餐廳,以及標準化實驗樓、公寓化宿舍樓、成教綜合樓。1414名中學生,每月配給營養午餐大約需要投入20多萬元;每年就是200多萬元,對一個農村鄉鎮而言,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并且實行免費午餐后,每年都要投入。據悉,為解決資金來源問題,鎮黨委書記張維振打起了鎮內大型企業的“主意”,并親自到青島泰光制鞋有限公司“化緣”,與公司領導層積極協商,泰光公司慷慨出手,政府與公司達成協議:雙方共同出資,學生午餐的資金解決了。
七月二十七、二十八日,隊長聯系了當地一個跟外企有聯系的微商,小分隊六名成員為了更好的了解微商這個行業,請求在微商魏先生的工作地方打了兩天工。于是魏先生給小分隊成員分配好了兩天的工作。六名成員分為三組,一組去統計庫存,一組學著打印快遞單和上網上傳照片,最后一組幫忙把鞋盒放進加固紙箱包裝好并貼上快遞單。
經過兩天的工作,成員們表示“各行有各行的辛苦”,微商也不是像自己原來想象的那樣輕松。當然,在忙碌之余,成員們也沒有忘記詢問作為本地人的魏先生對于外企駐村的看法。“我覺得很好啊,畢竟是真的增加了從業人數嘛,而且一些純出力的公司也不需要很高的學歷”魏先生笑著說“外企來了后,這的經濟的確好了不少,這是事實。”在前幾天了解了泰光小學和泰光中學后,我們滿懷期待的來到的對他們影響重大的外企之一,即青島泰光制鞋有限公司。我們到達時,正好趕上工作人員們下班,看到他們整整齊齊的穿著工作服,說說笑笑的樣子足以顯露公司的管理制度有多好!值班經理熱情的招待了我們,自豪的說起泰光的發展歷程。建廠以來,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青島泰光取得了長足發展,先后被中國政府評為外國及港澳臺在華投資企業進出口額最大企業500強(排名第219位)、中國百大外商企業、全國外商投資出口先進企業、花園式企業、歷年來連續榮獲青島市政府和萊西市政府納稅先進企業等三十多項榮譽稱號。捐資200萬為當地社區建立了“泰光小學”;公司每月還為員工提供豐富多彩的文藝、體育活動,每月定期舉辦生日晚會、宿舍衛生頒獎、運動會、籃球/足球/乒乓球/馬拉松比賽,后來公司又成立了工人俱樂部,設有舞廳、乒乓球羽毛球活動室、象棋室、閱讀室等,極大的豐富了工人的業余文化生活;每年慰問下崗職工、敬老院及幼兒園,捐贈面粉等日常生活用品;成立了萊西市樸淵次教育基金會,定期捐助當地貧困學生,資助他們完成學業,在當地社區傳為佳話。
七月三十一日,小分隊成員聚到一起整理了實踐期間的信息,并交流了彼此的感受與心得。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使我們受益匪淺。我們感受到了外企駐村對鄉村的深遠影響,也體會到了勞動的不易。隊員之間相互幫助,團結協作,共同克服了種種困難。最重要的是,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可以利用所學知識把這種現象傳播開來,做到了學以致用,這應該是我們在學校學習的基本目的和要求,更為我們下一步學習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