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啟動“引熱入鄭”
15日正午,新鄭山后杜一處施工現場內,頭戴安全帽的工作人員仍舊在加班加點。
“這是為鄭州從新密裕中電廠引進熱源所修建的輸熱管道,為確保今冬能為市民送上暖氣,建設人員正在加緊施工。”鄭州市熱力總公司新聞發言人孫曉泉介紹。
他說,這是鄭州首次從市區以外引進熱源。新密裕中電廠與南郊熱源廠聯合向鄭州市南部供熱,供熱面積1100萬平方米。
”輸熱管道共有雙向40公里,目前已經完成工程總量的近90%,預計11月15日可正式供暖。”孫曉泉說。
熱源廠實施“煤改氣”
當天,記者與鄭州市40名市民代表一同趕至進入建設尾聲的棗莊熱源廠“煤改氣”施工現場。
據介紹,今年鄭州市熱力總公司分別對棗莊熱源廠和北郊熱源廠進行了“煤改氣”。其棗莊熱源廠安裝有5臺燃氣熱水鍋爐,供熱能力將達到500萬平方米。
北郊熱源廠位于惠濟區清華園路以東、濱河路以南,建設規模為5臺58MW的燃氣鍋爐房,同樣可實現供熱能力500萬平方米。
據悉,新改造的兩個熱源廠今冬均將正式運轉送熱。
“綠色供暖”遠離霧霾
“今年集中供暖總面積將由去年的3000萬平方米增加至3900萬平方米,增幅近四分之一。”孫曉泉說:“加上去年公司進行‘煤改氣’的東明路和政七街熱源廠,鄭州市熱力總公司供熱區域內燃氣鍋爐供熱能力已增加至39%,加上占供熱能力49%的外購熱源,燃煤鍋爐供熱比率僅余下12%,已初步形成‘綠色供暖’格局。”
統計顯示:煤的燃燒率有75%,而天然氣的燃燒率能夠達到95%。熱源廠“煤改氣”意味著熱效率的提高,而污染更少、排放更少。以政七街與東明路兩個“煤改氣”熱源廠為例,投用后每年可減少粉塵排放789.54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462.1噸,極大改善環境。
而向鄭輸入熱能的大型電廠均已完成燃煤脫硫除塵處理,其對大氣造成的影響將嚴格控制在國標范圍內,對空氣質量影響極小,能夠減少霧霾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