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性養護“延年”又“益壽”
2012年,遠安公路局投資25萬元,購置了路面清灌縫機。今年3至5月,為防止路面開裂后路面水滲入路基造成的路基基層的毀壞,同時控制因車輛荷載或氣溫變化致使的路面裂縫、斷板繼續增加,該局抓住氣溫回升的有利時機,組織養護站職工,重點對保宜、宜遠、荷當等干線公路展開了路面灌縫、鉆孔壓漿等處治工作,以確保水泥混凝土路面正常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年限。今年,該局共完成水泥路面壓漿修復1.6萬平方米,完成干線公路路面清灌縫62.3公里。預防性養護措施在大力提升路面的使用壽命的同時,也有效提高了路況質量,節約了成本,打造了遠安公路養護的新亮點。
“冷再生”低碳更環保
在引進和使用“四新技術”上,遠安公路局一方面多方考察“四新技術”的優越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對需要維修養護的路段多方調研,保證“四新技術”的應用在路面病害的治理和公路維修上實現“有的放矢、對癥下藥”。省道荷當線荷花至棚鎮段是遠安縣磷礦石運輸的重要通道,車流量大、重車多、公路病害多,針對這一路段反復修、反復壞的頑疾,遠公路局首次采用就地冷再生技術進行路基鋪筑,不僅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縮短了建設工期,而且達到了節能環保的目的。該局工程技術人員介紹:“我們在舊路面上撒鋪水泥、水等各種建設原料,隨后經過冷再生拌合機的拌合,再當即攤鋪并碾壓成型,就形成了新的路基,成型后的路基平整美觀、舊貌換新顏,且施工快速便捷、無污染,是一項環保低碳、符合循環經濟模式的新技術。”據悉,荷當公路18公里大修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同時,共節約成本20%。
“微表處”高效更靚麗
荷當一級公路是遠安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動脈,由于近幾年車流量成倍增加,公路承載超負,致使路面出現網裂、車轍等病害。為防止路面病害繼續發展,遠安公路局在完成對油路病害的處置后,首次引進微表處工藝進行攤鋪,使得荷當一級公路的行車舒適度和靚麗指數得到全面升級。該局采用的瀝青微表處施工,即采用專用機械設備將改性乳化瀝青、粗細集料、填料、水及添加劑等按照設計配合比拌和成稀漿混合料攤鋪到原路面上,并快速成型的具有高抗滑和耐久性能的薄層。通俗地說,微表處就是給瀝青路面穿一件“外衣”,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通過微表處施工,可以顯著提高道路防水、抗滑、耐磨性能,提高路面平整度和美觀度,同時還具有單幅施工和高效成型的特點,鋪設后,常溫下2個小時后就可以通車,對交通行車影響較小。
“四新”節能新技術的運用,不僅節約了資源和工期,延長了路面的使用周期,降低了公路建設養護成本,同時也減少了公路沿線環境的污染。遠安公路工程建設和養護利用技術創新產生的節能減排效應日益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