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日報訊 (記者 于麗爽)箱子打開,游隼猶豫一下,迅疾展開雙翅向空中奮力飛去,發出示威般的叫聲。15日下午,京津兩地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牽手,在延慶野鴨湖自然保護區放歸25只猛禽,包括蒼鷹、獵隼、游隼等,全部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今年以來,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已累計放歸野生鳥類2000多只。
初冬的野鴨湖,樹枝上還殘有綠色,野草已經枯黃。碧綠的湖面上水平如鏡,一群群綠頭鴨游過時,掀起陣陣漣漪。遠處的荒草叢里,隱約能聽到各種鳥叫。
當天的放歸活動在保護區深處進行。等待放歸的猛禽都裝在專用箱子里,工作人員打開箱子后,這些剛剛康復的猛禽似乎還有些不適應,它們站在箱口看到外面廣闊的天空時,才迫不及待地撲棱棱奮力高飛。
“眼下正是猛禽遷飛的季節,我們希望這個時候放歸,它們還能趕上南飛的隊伍。”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負責人張志明介紹,為了更好地跟蹤和研究放歸野生動物的遷徙規律,這些放歸的猛禽佩戴了用于研究鳥類遷徙規律的腳環。
據介紹,這次放歸的猛禽是由天津相關部門查扣的。今年10月11日下午3點左右,有志愿者舉報,天津市南開區汾水道彩霞里有人飼養蒼鷹等猛禽。天津市野生動物救護馴養繁殖中心配合天津市森林公安局與南開分局向陽路派出所,前往查扣了39只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包括30只蒼鷹、6只獵隼、3只游隼。
查扣期間發現,鷹隼的眼皮全部被縫上了。天津市野生動物救護馴養繁殖中心接收后,組織人員立即拆除眼線進行救治,救治過程中,有一只蒼鷹死亡。
由于天津野保中心救護設備、籠舍等條件有限,不能及時救護、飼養這么多鷹隼,為保證鷹隼救護和飼養的成活率,10月13日下午將38只猛禽送到北京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代為救治、飼養。經過一個月的精心救治、飼養,有25只猛禽恢復健康,達到了野外放歸的標準。為了使這些野生動物盡快重返自然、發揮其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京津合作組織了這次放歸活動。
“此次救護放歸活動,是京津兩地首次聯合開展野生動物救護活動,也是全國首次兩省市聯合開展野生動物救護活動。”張志明介紹,兩地聯手實現了技術互補和野生動物救護資源共享,北京市今后還將加強和全國各地野保中心的合作。
據了解,北京市每年都要放歸大量野生鳥類,高峰時一年可達上萬只,這些鳥類主要來自執法罰沒和群眾舉報查扣。近年來,隨著野保宣傳力度的加強,群眾生態意識的提高,放歸的鳥類有減少的趨勢,去年只有2000多只。
野鴨湖是北京市最大的鳥類自然保護區,現有鳥類280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9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40種,其中猛禽30種。野鴨湖是華北地區重要的鳥類棲息地,也是國際候鳥遷徙路線東亞—澳大利亞路線的中轉驛站,每年春秋季都有數以萬計的候鳥到此停留。野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多年來致力于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常年都有專人看管,放飛猛禽在這里能得到安全有效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