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李鴻程:1981年出生于岳陽,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科學與技術專業博士,曾就任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協作中心助理研究員、新加坡理工學院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研發工程師,為新加坡教育部海水淡化工程科研項目主要成員,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SCI收錄論文多篇,申請并獲得國際專利1項。
陶涌:李鴻程博士愛人,安徽銅陵人,中國科技大學與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聯合培養環境科學與技術專業博士,擁有5年海外科研經歷、3年國家重點實驗室學習研究經驗、5年藥物分析檢測方法的研發經驗,熟知藥品生產管理規范,申請獲得國家、國際專利各3項,曾獲新加坡EETC“theExcelenceinR&DAward”獎。
今年7月份,李鴻程放棄國外高薪回到家鄉,現擔任岳陽市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9月份,愛人陶涌博士放棄新加坡理工學院優厚待遇,婉拒他們的盛情挽留,毅然回岳工作,現任岳陽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副所長。
他是中國科學院博士,熟練操作多種分析化學儀器,曾在國際知名期刊發表SCI論文多篇;他曾在北京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查中心任職,授權200余件國內外專利申請;他曾是新加坡理工學院科研項目的主要成員,工作期間申請并獲得國際專利……
在很多人看來,有著“留洋博士”的身份,80后的岳陽小伙李鴻程完全可以找一份輕松且待遇豐厚的工作,但他卻帶著博士妻子選擇回到家鄉,當起了家鄉人民的“環境衛士”。
“最美還是家鄉水”
深秋時節,記者來到市環境保護局,初見李鴻程,他正在實驗室進行環境檢測工作,一身白色工作服,戴著眼鏡,認真而嚴謹。
采訪之初,李鴻程有點拘束,當談及為什么回國、回到家鄉后的工作生活、市委市政府的關懷,氣氛變得活躍自在。
在讀博期間,李鴻程博士結識同班同學兼工作伙伴陶涌(安徽人,中國科技大學博士),兩人畢業后于2010年結婚,隨后兩人先后奔赴新加坡,開始了長達3年的國外奮斗之旅。今年7-9月份,李鴻程博士夫婦先后回岳陽。“為什么會放棄在新加坡高薪待遇,毅然回岳?”他說:“祖國和家鄉培育了我,國外再好終不是家。這些年家鄉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踏上岳陽這片熱土,我感到從未有過的踏實和暢快。心底對故土和親人的眷戀、市委市政府無微不至的關懷、家鄉發展的需要讓我奮不顧身選擇回家。”
已經回家鄉工作兩個月的李鴻程感慨:“新加坡雖環境舒適,氣候宜人,但是工作壓力大,人情淡薄,即便華人遍地,也常有在外漂泊的孤寂感;而北京生活節奏快,日常花銷也大。還是在家鄉生活的幸福指數要高,有家人朋友,生活節奏適中,工作充實且有成就感!”
“市委市政府領導關懷備至讓人感動”
“今年四月我萌生了回國念頭之后,通過EMS向岳陽市委市政府領導表達自己想回家鄉出力的想法,并附錄自己個人簡歷。市委書記卿漸偉、市長盛榮華等領導立馬批復并多次過問,市委組織部、市委編辦、市人社局等相關部門開通人才引進綠色通道。在市委市政府的親切關懷下,不到兩個月我就順利回國工作!”說到這些,這位“留洋博士”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幸福和感動。
從李鴻程遞交申請和個人簡介、辦理回國手續到正式上班工作只花了不到兩個月時間。從陶涌博士透露來岳工作意向到正式辦理工作手續,更是只花了10多天的時間,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的求賢若渴和對人才的高度重視與關心。李鴻程博士感激地說:“回國之后,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統戰部長王瑰曙親自接見,并指示相關部門積極幫助我愛人聯系、解決工作和職務問題,還非常妥帖及時地為我們提供了可‘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踏實工作的同時也能照顧年邁的父母,讓我沒有任何后顧之憂,唯有盡心工作,當好家鄉的‘環境衛士。’”
工作之余,李鴻程和家人帶著兩歲的可愛女兒到岳陽樓、金鶚山游玩、散步,這一切只是一家人幸福生活的開端……
“讓家鄉永遠深呼吸”
“我和愛人回岳以后,原本在新加坡居住的岳父岳母也一起搬過來了。”李鴻程臉上綻放幸福而自豪的笑容。他岳母一到岳陽的第一句話——這邊空氣真好,環境也美,比新加坡更舒暢、宜人!
回到家鄉這座可以“深呼吸的城市”,7月4日手續辦妥,李鴻程一刻都沒休息就走馬上任了——擔任我市環境保護局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主要負責分析室和質量控制室工作。
環境監測中心主任鐘亞軍說:“還沒和他接觸之前,我們還擔心這位高學歷的‘留洋博士’有架子,沒想到,才上崗就任他就和同事打成一片,引進國外新技術和新思想、帶隊到邊遠的洞庭湖區、山區實地抽樣、埋頭實驗室做樣分析、帶頭做學術報告會、建章立制帶動學習好風氣……”
“上個月,監測中心一臺進價昂貴的大型儀器出了故障,單位沒有專門的維修人員,到外省去請師傅修理費用高且費時費力,影響近期的工作。李博士挺身而出,帶著團隊成員,不分晝夜的研究、維修,很快排除故障,保證了分析工作的按時完成!”
市環保局副局長卿漪提到李鴻程時贊不絕口:“千金易得,人才難求!小伙子責任心強,能力突出,為人特踏實,謙虛上進。在短時間內能積極主動融入集體,帶來新現象新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