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發(fā)改委資環(huán)處(氣候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此次是試行放開自然人參與交易,今后將會根據(jù)實施效果適當調整相關政策。個人入市必須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年齡在18歲至60歲;風險評測合格、金融資產不少于100萬元人民幣;北京市戶籍人員,或是持有有效身份證并在京居住二年以上的港澳臺居民、華僑及外籍人員,或是持有有效《北京市工作居住證》的非北京市戶籍人員,或是持有北京市有效暫住證且連續(xù)五年(含)以上在北京市繳納社會保險和個人所得稅的非北京市戶籍人員。與本市實質性開展跨區(qū)域碳交易合作地區(qū)的戶籍人員,也可參與本市碳交易。目前,承德市戶籍人員,滿足上述條件時可以參加交易。此外,此次開放新政明確提出,碳排放權交易場所工作人員,納入北京市碳排放第三方核查名單的核查人員,掌握或有機會接觸到該市碳排放權政策制定、配額分配情況的相關人員,禁止入市交易。
個人參與碳市場,獲利空間以及風險如何?中創(chuàng)碳投副總經理郭偉表示,根據(jù)去年的情況,重點排放單位在履約期時,交易市場上的碳交易價格會出現(xiàn)波動,碳交易投資也有一定的上漲空間。
據(jù)悉,去年11月28日,北京市碳交易市場正式開市。開市之初,市場參與主體主要有重點排放單位及部分投資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