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蛇餐館行動是長沙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去年發起的,在長沙市林業局等多部門的配合與推動下,野生蛇保護行動受到了來自各方的支持。去年12月,經過報名和甄選,首批13家餐館獲得“零蛇餐館”綠色認證。今年又有不少餐飲企業加入到“零蛇餐館”的行列,包括新華樓、老街魚嘴巴餐館、長沙市77廚房餐廳等37家餐館獲得“零蛇餐館”綠色認證。這37家餐館均承諾從此不經營野生蛇,引導食客轉變思想,選擇健康、綠色的消費觀,減少對野生動物的消耗,提高社會公眾的保護意識。
長沙市林業局黨組成員、紀檢書記謝欣榮介紹,野生蛇是生態系統中重要一環,如果人類無節制捕獵野生蛇,蛇就會越來越少,導致森林、草地、農田的鼠害越來越猖獗,生態環境也會隨著受到嚴重破壞。“今年9月開展了養殖蛇放歸自然的活動,此外還開展了野生動物保護專項活動,對市轄區內的農貿市場、花鳥寵物市場、酒店等進行執法,累計查處收繳野生蛇在內的野生動物共計3000余斤,并將這些野生動物全部放歸自然。”
“蛇不僅吃老鼠,還吃昆蟲和害蟲。”有30多年護蛇經歷的志愿者陳遠輝介紹。他在獲得了“護蛇衛士”的榮譽稱號后表示,今后不但要號召餐館不以野生蛇為食材,而且應該拒絕提供所有以野生動物為原料的菜肴。
此外,會上還表彰長沙市內8所學校,為其頒發“未成年人生態道德教育模范單位”,以表彰它們在開展綠色環保教育上取得的成效。長沙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希望,通過對團體或個人的表彰,樹立典范,向社會傳遞保護野生動植物、尊敬自然的正能量,積極推進長沙的生態文明建設。
[延伸閱讀]
旺季長沙每天要消費10噸以上的蛇肉
長沙人素愛吃蛇。進入冬季后,市場對蛇的需求量增大,野生蛇類更加走俏。
12月23日,記者隨機采訪了多位市民,幾乎所有受訪者都表示吃過蛇,并有一半的受訪者稱“喜歡吃蛇”。
據長沙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調查,長沙旺季每天要消費10噸以上的蛇,其中有三分之二的是野生蛇。既然這樣,為什么不用養殖蛇來代替野生蛇?有專家表示,這是因為一般的消費者很難區分,而人工飼養蛇的成本比野外捕捉更高,所以現在餐桌上的蛇肉,人工飼養的不足一半。
針對這種情況,去年5月,長沙市林業局聯合長沙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發起國內首個野生蛇保護行動,鼓勵各餐館加入不做野生蛇菜肴的“零蛇餐館”綠色認證。行動還得到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肯定,以及全國環境基金小額贈款計劃的資金支持。
鑒于蛇類對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除了號召市民拒絕吃蛇,今年9月,市林業局還放生2萬條無毒養殖蛇,以促進生態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