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各路“食客”只為舌尖上的一時“享受”而食用野生動物,若不能對這些猖獗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就將成為一句空話、套話,而我們子孫后代的未來也將岌岌可危。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然而,人類的“變態”味蕾成為了這整個產業鏈的源頭。國家明文禁止非法捕獵、殺害或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但總有部分變態味蕾的“食客”渴望吃到這些“山珍野味”,同時,商家利用野生動物來勾起消費者食欲,從中盈利,才促使了這一違法行為的猖獗。
據農家樂老板將野生白鷺作為“招牌菜”,可想而知其中的利潤。我們暫且不評論野生白鷺是否有獨特的營養,但食用野生動物并不安全這是人盡皆知的,動物身上的很多病菌因烹飪并未全部殺死,進食后很有可能在人體內寄存,導致各種疾病的爆發。時至今日,可怕的疾病蔓延趨勢迅猛,正如西非國家的“埃博拉”病毒疫情,稍有不慎,將會給全球各個國家帶來一場毀滅性的災難。
釣取和食用野生動物的行為是大自然的饋贈還是人類的貪婪?我們不得而知。人類總是在無盡止的破壞著大自然所賦予的一切,把原本美麗的大自然搞得滿目瘡痍,面目全非。人類貪婪的享受著現在近乎充裕的資源,但是明天呢?地球的明天在哪里?
人與自然休戚相關,勿讓舌尖上的這一份“享受”,把原本美好的地球變得一片狼藉。因人類的一己私欲而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的事例比比皆是,不斷銳減的物種更是一個警鐘時刻在提醒著我們,保護野生動物、保護大自然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