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在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境內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一群蓑羽鶴在空中排成人字飛翔。新華社記者 呂雪莉 攝
新華社西寧3月22日電(記者呂雪莉、童昊)記者近日在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境內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走訪時,在黃河河道發現一群蓑羽鶴。經鳥類專家確認,這是遷徙中的蓑羽鶴,剛剛飛越喜馬拉雅山后,途經黃河源,在此短暫休整。
3月13日上午10點左右,天氣晴好,陽光明媚。記者一行在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采訪途中,望見銀白色的黃河河道間,似有一群鳥兒,偶有翅膀在扇動,身形疑似鶴類。于是靠近些準備看個究竟。
這群鳥兒十分機警,車在約百米遠處剛一停下,它們便群起飛翔,發出陣陣鳴叫,似乎在呼喚同伴。它們急急地向東北方向飛起,在空中排成一字或人字的隊形,飛過草灘、穿過公路,很快飛落在路北面的草灘上。
3月13日,在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境內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一群蓑羽鶴在黃河河道間棲息覓食。新華社記者 呂雪莉 攝
青藏高原鳥類學研究專家李來興在對記者拍攝的圖片和視頻進行辨認后,確定這群鳥確屬蓑羽鶴。他說,蓑羽鶴屬大型涉禽,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青藏高原較為罕見。“現有衛星追蹤數據顯示,蓑羽鶴連續飛行一兩天就可以穿越青藏高原。所以,遇見中途停歇的蓑羽鶴群是十分罕見的。”
蓑羽鶴通體藍灰色,眼后有一白色耳簇羽極為醒目,有“閨秀鶴”的美稱。它們常活動在水邊淺水處或水域附近地勢較高的草甸上,性膽小而機警,善奔走,常遠遠地避開人類,也不愿與其他鶴類合群。作為中亞遷徙路線的代表鳥類之一,蓑羽鶴春季于3月中旬到達吉林西部繁殖地,3月末4月初到達黑龍江和內蒙古呼倫貝爾地區,秋季于10月中下旬南遷印度次大陸度過嚴冬。
作為地球上為數不多能飛越世界之巔的鳥類,蓑羽鶴的遷徙歷程可謂驚心動魄。每到秋末,當草原上寒風四起、草木凋萎的時候,蓑羽鶴便要長途遷徙去到印度的北部過冬。不管是從中國的北部出發,還是從俄羅斯的南部出發,蓑羽鶴都要飛越珠穆朗瑪峰。而歷盡艱險飛過了珠峰,它們還會遇到天敵金雕的偷襲。
“蓑羽鶴的繁殖、棲息都不在青藏高原,也幾乎不停留,屬于青藏高原典型的旅鳥。”李來興說,蓑羽鶴在青海省是最不常見的鶴類。特別在春季,遷徙的蓑羽鶴很難被觀察到。
3月13日,在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境內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一群蓑羽鶴宛若一道波浪線在空中飛翔。新華社記者 呂雪莉 攝
至于這群蓑羽鶴為什么會出現在黃河源地區?他分析說,估計是與高空氣流的變化有關。如果此時發現大量停息的蓑羽鶴,多數情況下,可能是當時的氣候突然出現變化等干擾所致。
眼下,正值青藏高原的初春季節,風沙天氣頻發,記者在抵達黃河源前一天,在穿越共和盆地時遇到了一場沙塵暴,車輛幾乎不能前行。“估計這群蓑羽鶴停歇在此,與此前的沙塵天氣有關。總而言之,需要耐心觀察和呵護。”李來興說。
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管委會生態保護站站長韓常鵬說,幾天來,黃河源連日升溫,黃河河道部分冰面已開。而水中有魚,岸邊有草,給蓑羽鶴提供了食物和水源,估計它們是停留在這里喝水覓食。
瑪多縣境內分布著黃河源頭姊妹湖扎陵湖和鄂陵湖,是高原多種珍稀魚類和水禽理想的棲息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