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從“封禁”到出圈:八旬夫妻植綠38載讓荒山變綠洲
2022-04-25來源:中國新聞網
1 (1)

圖為李振海夫婦種下的綠色林海。(資料圖) 蔣希武 攝
  編者按:

  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中國人,都是最美的奮斗者。也正是因為億萬奮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國。十年,致敬每一個奮斗的你。讓我們一起,踔厲奮發新時代,篤行不怠向未來。

  中新網記者 張瑋

  填土、澆水、除蟲……春夏交接之際,樹上冒出的嫩芽眼見著長大,耄耋之年的李振海每天都會穿梭在自己親手種下的2000余畝林海中,憐愛地呵護著每一棵樹。

  以大山為伴,和蟲蛇為伍,與孤寂為友。一對夫妻一意孤行走進深山,植綠38載,從“封禁”到出圈,讓荒山變綠洲。

  采訪李振海夫婦實屬不易,因為他“家”“藏”得實在太深太遠了。

  從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尼爾基鎮出發,大約2個小時車程后,到達塔溫敖寶鎮,再沿一條蜿蜒曲折的山路,迤邐北上10公里,一大片郁郁蔥蔥的人工林映入眼簾。

  “得有100多萬棵了吧。”茫茫蒼蒼,根本數不過來的一片林海,竟是兩位普普通通的老農,一棵一棵種出來的。

李振海夫婦

圖為李振海精心呵護小樹苗。(資料圖) 蔣希武 攝
 
  李振海是塔溫敖寶村農民。1974年,30出頭的李振海一家5口離開山東老家來到內蒙古。用他的話說,那時來這里是為了“討生活”。

  “當時的政策鼓勵開荒種田。”由于勤勞肯干,李振海一家很快成了當地的萬元戶。

  然而,1984年的一天,李振海竟放棄優渥的生活,決定只身一人到深山里開荒種樹去。原因是,他聽新聞說,三北防護林建設能夠凈化空氣、防風固沙,減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

  在李振海心里一直有個難以解開的“心結”--開荒種田的土地,經常在大雨過后被沖刷得滿目瘡痍。“這讓我很心疼。”

  那時候,環保、生態對很多人來說還是“新名詞”,有些人認為李振海放著良田不種卻上山種樹,簡直是“胡鬧”。

  雖然家人和鄉親們都持反對意見,但倔強的李振海還是背起鋪蓋進了山,妻子姜開芝拗不過他,便也一起搬進山里,過起了與世隔絕的生活。



圖為如今,李振海的家是深藏在茂密林海中的世外桃源。(資料圖) 蔣希武 攝
 
  “在大山深處植樹是個苦差事,即使手里有錢,也買不到想要的東西。”姜開芝回憶起那些被“封禁”的日子說。

  初到深山,夫妻倆只能住在簡易搭建的窩棚里,這一住就是30年。一盞煤油燈是照亮他們夜生活的唯一依賴;水得到山下的河溝里去挑,夫妻倆吃水能省則省,但為了給樹苗們澆水,他們一趟趟地下山挑水。

  “頭一年到山上時,沒有菜地,從家里帶來的菜幾天就吃光了,我們只能在山上采點野菜拌咸菜就飯吃。”李振海回憶道。

  “山上的夜晚經常有蛇、蟲光顧,剛來時我真的很害怕。”姜開芝笑著給記者講了一個“農夫與蛇”的故事:“有一天晚上,一條蛇竟然爬到我們的被子上,嚇得我天不亮就喊著要下山回家。”

  李振海舍不得剛栽的樹苗,讓妻子獨自下山。往山下走了一段路的姜開芝,還是放心不下,又折了回來。

  就這樣,姜開芝白天和李振海一起刨坑、栽樹,晚上回家搞后勤,一干就是近40年。

  “老伴干得活兒比我多很多。”李振海握著妻子粗糙且溫暖的手如此深情地說。

  李振海還記得自己栽種的第一批樹苗,從家里運到山上就用了3天。“我們在野外待了兩夜。”

  “山路崎嶇且泥濘,拉樹苗的車幾次陷在泥溝里,不得不把樹苗裝了卸,卸了裝……”李振海說,后來,車實在上不去,他就用人扛肩挑的“笨”辦法,硬是將1萬多棵樹苗扛到了山上。

  春秋造林,冬夏清林。李振海曾吃著止痛藥往山上扛樹苗,也曾由于不停刨坑抓土,手腫得像饅頭,更為了種樹花光家里的錢,還背上外債……

  從最開始樹木成活率不足20%,到經過學習和技術改進,他所栽植的落葉松成活率達95%以上。曾有林業專家到他的林地調研后評價說,老爺子算是個“造林專家”,他的造林技術、管理水平都很先進,能把不易栽植的紅松在當地試種成功,實屬不易。

  多年植樹經驗讓李振海心里琢磨了一件“大事兒”:他要號召更多人加入植樹的行列里。

  于是,稍有閑暇,李振海便給當地民眾“洗腦”,并把鎮上有栽樹意愿但缺少技術支持的農民集中起來,進行統一技術培訓,并把以自己的種樹經驗編成的小冊子,免費送給大家。

  此后,李振海成功出圈,“取經”者絡繹不絕。

李振海夫婦

圖為冬天,李振海清林。(資料圖) 蔣希武 攝
 
  這些年,李振海用于植樹造林的費用超過200萬元;無償向社會各界和民眾提供大小樹苗8000棵,價值400余萬元。同時,從栽植到管理,他負責提供全程服務。

  姜開芝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僅靠我和老伴兒兩個人的力量,一年只能栽3萬棵樹,如果有20個人一起栽的話,每年就會栽下30萬棵,很快就變成森林了。”

  “所以,只要有人前來咨詢植樹的事,我們都特別高興。”姜開芝笑開了花。

  在李振海的精心呵護下,小樹苗已漸次長大,一片片新綠取代了曾經的荒蕪。

  “生命不息,植樹不止”是李振海的人生信條。截至目前,他的林海已實現生態價值3億元,經濟價值1億元。

  2007年,64歲的李振海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2021年,76歲的姜開芝也光榮入黨。

  在李振海和姜開芝牽手走過的54年婚姻中,有38年都是在大山深處度過的。

  如今,李振海的家是深藏在茂密林海中的世外桃源。一座儉樸利落的農家小院,小巧的菜園里,種著七彩椒、花生、絲瓜、紫薯……絲絲田園氣息與深深淺淺的綠遙相呼應,生機四溢。

  “樹,我會一直種下去!”李振海說,他要在有生之年,建一座“綠色長城”。(完)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