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李瑤)今年3月,延慶區玉渡山自然保護區忘憂湖上游放歸了一只野生豹貓,衛星跟蹤監測顯示,在游歷京冀多個村莊、跋涉83公里后,這只放歸的豹貓又回來了。
今年1月20日,延慶區康莊鎮村民發現了一只疑似貓的動物,隨后趕到的延慶區野生動植物保護救助中心工作人員確認其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豹貓。經過一段時間的飼養恢復后,這只豹貓于3月22日在玉渡山忘憂湖附近放歸。
“玉渡山自然保護區植被覆蓋率達到95%以上,食物資源豐富、棲息條件良好。”延慶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科研監測科負責人劉均平說,為了進一步研究豹貓的生活習性,在它身上裝了衛星跟蹤器,主要記錄其生存軌跡、附近環境溫度、運動量等。
跟蹤數據顯示,放歸之初,這只豹貓經過短暫的停留恢復后往西行進,沿途經過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到達河北省張家口市赤城縣,先后經過施家村、草場溝、蔡窯子村等21個行政村后,返回至延慶區玉渡山風景區忘憂湖下游古城河附近,運行軌跡直線距離達83公里。同時,這只豹貓偏好在中、高海拔且有人類聚集的區域活動,活動區域海拔最高達2000余米。
為什么豹貓跑了一圈又回到玉渡山呢?“這一定程度上說明玉渡山在自然地理、食物等方面能滿足它的野外生存。”劉均平解釋,豹貓在野外通過捕食嚙齒類、鳥類、爬行類及小型哺乳動物等不斷補充能量,食物越豐富的地方停留時間越長。監測發現,它在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海陀山、河北省赤城縣閻家坪村停留時間都相對較長。
延慶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