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從建筑維護結構、采暖和通風節能技術,太陽能利用技術,照明和炊事節能技術以及建筑節能質量驗收等方面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和技術指導。比如在建筑維護結構方面指出,農村的居住建筑的維護結構應該采用自保溫承重外墻,或有附加保溫層的外墻,那地面和屋面應當設置保溫層等。那么在采暖和通風節能方面指出,農戶選擇供暖方式以及供暖熱源時應當遵循經濟節能、因地制宜的原則。再比如農村建筑在設置以戶為單位的集中供暖時,應當以熱水作為熱媒,在太陽能利用方面,農村適宜使用太陽能照明、太陽能熱水供應系統和被動式太陽房等等。
據主編人員介紹,西安市這次通過專項審查的規范是目前全國農村居住建筑的首部地方性規范,主要有以下五大亮點:
第一,《規范》從建筑維護、建筑維護結構采暖和通風節能太陽能利用以及建筑節能質量驗收等給出了一個全過程的技術指導,有著完整的鏈條。
第二,立足于西安當地農村現狀。記者通過采訪主編單位了解到,在制定《規范》過程中,主編人員通過逐戶的調研西安當地的農村現狀,走訪了西安7個區境200戶的農戶,重點推薦一些成本比較低而且比較容易推廣的維護結構的節能技術。
第三,關注農村分散供暖模式,西安處于秦嶺以北,冬季的農村住戶一般都會使用火炕,大部分都比較粗礦,在《規范》中就提倡對火炕做一些節能的技術措施,并給出了一些技術性的指導。
第四,在提倡農村地區充分的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氣和太陽能,同時在推廣被動式太陽房、沼氣利用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議。
第五,圖表文結合,實用性強。《規范》中給出了數據、參數和附錄,還畫出了屋面、外墻、門窗、火炕等,能夠讓農民直觀選擇,快速理解,便于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