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專家建議:兒童保護應實現兒童福利普惠化
2014-10-28來源:中國青年報
     年僅17歲的女孩瑪拉拉·尤薩夫扎伊獲得了2014年度的諾貝爾和平獎。她用堅持學習和寫博客的方式,對抗和批判塔利班禁止女童上學的極端政策;她曾經在校車上遭到塔利班恐怖分子槍擊,子彈擊中了她的頭部;她經歷浩劫重生后,繼續為女孩們爭取受教育的權利,用“鉛筆比槍支更有力量”的名言身體力行并感召著全世界的人們……


    一個小女孩,在一個弱小家庭的支持下,幾乎是只身對抗極端勢力和恐怖分子,既可敬,又可憐。可敬的是,她和她家庭的巨大勇氣、堅定信念與卓越貢獻;可憐的是,在她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她的祖國沒有給予她充分的溫暖與力量。

    與瑪拉拉相比,生活在中國的她的同齡人是幸運的,至少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是得到法律保護的。然而,在經濟社會大轉型、大變革的時代,兒童保護面臨的挑戰是嚴峻的,問題是殘酷的。

    一方面,傳統的家庭保護在弱化。首先是家庭小型化趨勢,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家庭平均人口規模下降到3.1人,與20世紀70年代相比收縮了35%左右,已經相當于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的戶均人口規模,依靠大家庭甚至是大家族來保護兒童的條件總體上不具備了。

    其次是家庭分裂化趨勢,離婚率從改革開放初期的0.7%攀升至近年的2.5%,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甚至一度超過了35%,離婚家庭的兒童在生活水平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在遭受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相當一部分不能隨遷的農民工子女,與父母天各一方。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乃至安全都難以得到充分的支持和保障,輟學、童工、虐待、性侵害等情況屢屢出現。

    再次是家庭功能及其發展能力弱化趨勢,維持家庭正常運轉的成本越來越高,很多問題單靠家庭自身的力量根本無法解決,家庭成員中的成年人尚且常常遇到困難、甚至陷入困境,也就難以幫助更需要關心、保護和扶持的兒童。

    另一方面,國家的保護和保障急需進一步加強。盡管《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法》《義務教育法》等法律法規早已實施,三部期限10年的《兒童發展綱要》先后頒布,高規格的婦女兒童工作協調議事機構及機制不斷健全,但兒童保護的制度體系、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還是有繼續改進的余地。

    從制度上看,兒童被保障的主要是“底線”權益,如義務教育、人身安全、困難救助、母嬰保健等,享有的發展型和福利型權益非常有限。兒童福利制度覆蓋的范圍僅僅局限于被遺棄的孤殘兒童,廣大普通兒童還沒有普遍地享受到兒童福利。相關制度的直接惠及對象是兒童,而其生活的載體——家庭——卻很少獲得有力的扶持,如前所述,在家庭保護弱化的條件下,很多好的制度安排難以通過家庭這一中間載體落到實處、發揮實效。

    從機制上看,國家、家庭和其他社會主體的權責分工不甚清晰,模糊地帶較多,客觀上形成了保護的盲區。比如,因道路障礙無法正常上學的情況,負責解決問題的應該是教育、交通部門還是監護人?又如,父母處于重病、服刑、失蹤等狀態的兒童,事實上無人照料,卻無法納入國家保障的福利體系,社區或社會組織的照料又跟不上(少數先行地區除外)。再如,遭受家庭暴力的兒童,施暴的家長往往只是被批評教育,而不會受到強制性的懲戒,除非找到既有意愿又有資格的監護人將其替代,否則結果通常是兒童繼續受到虐待,國家不能“奪回”她的孩子,社會組織也沒辦法“多管閑事”。

    從政策上看,促進兒童發展的職能分散于30多個黨政部門和社會團體,統籌協調難度不小,碎片化凸顯,導致整體合力不足。各家對兒童保護、保障、福利,對兒童權利、權益、需求,甚至對兒童的年齡標準都缺乏統一認識,客觀上存在政策不銜接的問題。

    家庭對兒童的保護不力,國家對兒童的保障不夠充分,社會力量的補位又不足,一幕幕的慘劇和悲劇就難以被阻止。更可怕的是,今天的不幸將導致對未來的持續負面影響。作家卡森·麥卡勒斯曾說:“兒童幼小的心靈是非常脆弱的器官,一個殘酷的開始就會把他們的心靈扭曲得奇形怪狀。受了傷害的兒童的心,可能會永遠萎縮得像桃核一樣堅硬并布滿深溝,或者潰爛地埋藏在體內,即便是最普通的事情也很容易激怒他或是令他再受傷害。”

    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給瑪拉拉和印度兒童人權活動家凱拉什·薩蒂亞爾蒂,鮮明地向世人強調,兒童不僅是單個家庭的,更是一個社會的、整個國家的乃至全世界的寶貴財富。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和60多年的發展建設,中國積累了相當雄厚的物質基礎,是時候更加重視促進兒童發展、推進兒童政策的福利化、實現兒童福利的普惠化了!

    筆者強烈建議:將中國的全體兒童納入社會福利制度的保障范圍,讓每一個兒童沐浴在國家福利的陽光下;將兒童所依托的家庭納入公共政策的扶持范圍,讓每一個家庭在國家的幫助下更好地發揮作用;將兒童福利和家庭發展納入黨政各部門的政策視野,讓每一個社會細胞既能享有充分的發展權、又有助力國家發展的通暢渠道。

    (作者系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