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垃圾、污水“一村一策”
記者從市農委了解到,在“清潔村莊”行動中,垃圾、污水治理是重中之重的工作,采取“一村一策”的治理方案,強化重點、難點工作推動,大力推進垃圾源頭分類,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采取接入市政管網、集中建站和三格化糞池、生態塘簡易模式等方式處理污水,涌現出胡辛莊模式、寶田村模式、寺各莊模式等一批成功的污水處理模式。
2014年以來,截至10月底,垃圾、污水處理重點項目開工率達到100%,完成年度建設任務的75%以上,配備了垃圾箱28.8萬個,鄉鎮級垃圾運輸車243輛、吸糞車221輛,啟動100個污水處理站建設,已建成27座,鋪設污水收集管網160萬延米,新建、改建公廁2887座,治理坑塘2.8萬畝,為解決村莊垃圾、污水難題創造了硬件條件,垃圾處理體系進一步完善,污水治理水平顯著提高。
“潔凈清整綠”見成效
在“清潔村莊”行動中,截至10月底,天津市村莊綠化、環境清整取得成效。不但“見縫插綠”,而且“增綠與景觀雙提升”,加大村莊綠化力度,在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等“四旁”大力開展植樹綠化,植樹320多萬株。
同時各區縣以村莊街道、農戶庭院和衛生死角為重點整治區域,集中力量治理柴草亂堆亂放、垃圾亂扔亂堆、污水亂潑亂倒、畜禽散養亂跑、非法廣告亂貼亂畫、擺攤設點亂擺亂賣“六亂”現象。各區縣累計出動各類車輛、機械21.96萬臺次,出動人工69.7萬人次,清理雜物104.95萬噸,農村“潔凈清整綠”五位一體的環境面貌基本形成。村莊長效管護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目前,保潔員總數已達2萬人,解決了村莊環境衛生“有人管”的問題。
垃圾源頭分類試點首次走進農村
清潔村莊行動是“美麗天津·一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市農委獲悉,下一步,天津市在400個村開展垃圾源頭分類試點,這在天津農村屬首次。同時,將集中力量全面完成垃圾、污水項目建設,大力推進“村收鎮運區處理”的垃圾處理模式,進一步提高“一村一策”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水平,探索出符合每個村莊實際、集約、有效的污水處理方式方法,和農村污水處理長效運行機制,堅決防止建成的污水處理站成為“擺設”。
同時,天津市將進一步抓好村莊綠化美化、環境集中清整、長效管護機制建設工作。同時,統籌考慮好綠化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發展經濟林、苗圃等,促進農村生態與農民增收的有效結合,把綠化的多重功能都有效發揮出來。推進村莊衛生管理網格化和鄉鎮級日常巡查檢查制度,確保環境衛生成果長效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