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民政局獲悉,今后,監護缺失、家庭暴力、流浪乞討、留守流動、特殊困難等5類未成年人將有明確的部門負責救助保護。
小磊的新生活
提前體驗:剛到新學校,他有點緊張
24日上午9點半,南京市棲霞區化二小學的同學們正在操場上做課間操。小磊也在隊伍中,認真做著動作。班主任楊老師表示,小磊很聰明,成績在班級占中上游。
一看到大伯顏先生,小磊就開心地蹦了過來。“大伯,你怎么來了?給你吃巧克力球。”邊說邊往大伯身上蹭。雖然小磊目前已在棲霞區上學,但因為其戶籍是在鼓樓區,民政部門考慮再三,希望他能轉到鼓樓區上學。知道要去新學校,小磊答應,先去看看,適應兩天,再做決定。
現代快報記者一路跟隨,開車十分鐘,就到了南京天河實驗寄宿學校。新棉衣、新杯子、新拖鞋……坐在新學校的高低床上,小磊覺得很新鮮。來到新班級,看到新同學,小磊緊張了起來。“歡迎你來到我們的大家庭,如果你有困難,我們四一班的同學都會幫你,不要害怕。”為了歡迎小磊的到來,同學們紛紛送上賀卡,還有人精心設計了手繪地圖。“這是衛生間,那是辦公室,你是剛來的,有了這個就不怕走丟了。”接下來的數學課,小磊放松下來,還積極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
“我經常去弟弟家,跟孩子很親。”看到學校條件很好,顏先生很心動,但是又很猶豫。“我也想讓孩子上好學校,但是我怕孩子以為,大伯也不要他了。”
顏先生今年42歲,“以前在汽車修理廠打零工,最近把工作辭掉了,先把弟弟的喪事處理好。”他坦言,之前考慮到自己經濟困難,擔心照顧起來有些力不從心,但現在家里只剩這么一個根了,親情血緣割不斷,他也舍不得孩子。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老顏家現在就剩大伯和小磊兩人。“孩子跟我說過,他不想換學校,舍不得原先的同學。我也擔心孩子在新學校不適應。”顏先生表示,孩子現在回到家里,看到父親的東西還會很難過。“現在就我們兩個相依為命了。要是送他去寄宿,別人也會說我為了自己快活,不管孩子,把他一個人扔在學校。再說,萬一孩子心里有個委屈,想找人都沒地方說,怎么辦?”
大伯猶豫:我怕孩子以為我也不要他了
未保中心:吃住費用全包,不改變監護權
鼓樓區民政局副局長許銀虎表示,“大伯雖然是親人,但他能力也有限,沒有房子也沒固定工作,養大孩子也很難。11歲的孩子,正是成長教育的關鍵時期。從長遠考慮,我們有責任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穩定的家的感覺。”他表示,如果轉校到天河寄宿學校,吃住全都在學校里,各種費用全包。“因為這里也是鼓樓區的未成年人保護中心,政府會托底關愛家庭困難的孩子。”
“再過兩年半,孩子要上中學。按照南京戶籍所在區學校,他在濱江中學。天河寄宿學校離那兒只有100米,也就是說,等他讀中學時,可以繼續在天河吃住,我們這兒也全包了。”
顏先生最關心的是,孩子去了寄宿學校,監護權是不是就不在自己這兒了。“他們說是未成年人保護中心,我擔心孩子去了,跟我就沒關系了,以后想去看他,也看不到。”對此許銀虎解釋,到這兒來上學,并沒有剝奪他的監護人資格。“周末他大伯可以將孩子接回去。”但他強調,民政部門也會定期對大伯進行跟蹤走訪,確認他是否正確履行監護責任。
焦點
為何選學校當“未成年人保護中心”?
為何選擇這所學校作為“未成年人保護中心”?“這里的教學和住宿環境非常好,有生活老師24小時照料。校長也是愛心人士,做慈善工作17年了,我們也比較放心。”許銀虎表示,依托學校建立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就是希望能與教育無縫對接。“我們前期投入了10萬元,配備衣服、被褥等生活物品。以后每年會根據孩子的數量,政府進行買單。”
每月1010元的
孤兒保障金交給誰?
按照目前南京的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準,機構養育標準為每人每月1670元,散居標準為每人每月1010元。而小磊就屬于散居孤兒,那么這1010元發到誰手里?“不會給大伯,我們目前打算給學校,要確保每一筆資金都是用在這個孩子身上,保證他健康成長,以后成人成才。”許銀虎表示。
愛心人士的捐款
怎么處理?
小磊的故事見報后,很多愛心市民給現代快報打電話,表示要捐款。截止到昨天,現代快報鐘曉敏愛心賬戶已經收到了1.45萬元,其中最多的一筆,來自姓葉的好心人,捐了6000元。其他地方的愛心也在不斷匯聚。小磊目前所在的南京市棲霞區化二小學,全校師生也已經募捐了1.2萬元。這些愛心款如何用?
許銀虎表示,該校已專門為小磊設立了一個愛心基金賬戶。接下來,如果小磊決定留在天河寄宿學校,所有的捐款都將交給學校保管建立的專門基金,鼓樓區民政部門和校長共同監管。
更多孩子將獲救助
現狀:南京困境未成年人超3000名
今年10月,南京市政府召開全市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推進會,出臺《南京市未成年人社會保護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據初步統計,南京有超過3000名困境未成年人,主體是父親去世或重病、母親離家改嫁、事實無人撫養的兒童,這些孩子又主要集中在江寧、六合、高淳、溧水等郊區。
隨后,各區開展困境未成年人的摸底排查。鼓樓區通過前期摸底,確認兩個孩子急需保護,許銀虎介紹,除了小磊,還有一個正在上小學的孩子,現在已經依托社區監管了。
“我們對于困境未成年人將分類救助幫扶,比如對家庭困境的,加強就業、就醫、就學和經濟幫扶;對監護失當或監護不力的,提供監護指導,確無監護能力的,協助開展委托監護和替代照料;對監護缺失或遭受嚴重家庭暴力的,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及時實施臨時監護或監護權轉移,防止惡性事件的發生。”南京市民政局福事處處長周新華說,從明年1月1日起,如果監護人拒不履行監護職責,或有吸毒、賭博、長期酗酒等惡習,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民政部等新出臺的《關于依法處理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可撤銷監護人資格。
五類未成年人將成救助保護對象
未成年人社會保護試點工作的對象為:本市戶籍的,基本權益失去保障或受到侵害的困境未成年人,包括以下五類:
1.流浪乞討:正在流浪乞討,或有流浪乞討經歷,或被拐賣、拐騙、脅迫、誘騙、利用乞討以及從事違法行為的未成年人。
2.監護缺失:父母雙方服刑在押、強制戒毒、重病、重殘、失蹤,或父母一方死亡(失蹤)、另一方有上述情況,失去有效監護的未成年人。
3.留守流動:父母雙方長期外出且缺乏關愛的未成年人。
4.家庭暴力:遭受虐待、暴力的未成年人。
5.特殊困難:因家庭貧困難以順利成長的未成年人,自身遭遇重病重殘等特殊困難的未成年人,以及部分涉案未成年人。
相關新聞
江蘇有1.9萬多名孤兒 保障標準提高
快報訊(記者 項鳳華)昨天,江蘇省民政廳通報了孤兒、城市“三無”老人和農村五保對象的保障標準。全省孤兒基本生活保障平均標準為:機構養育每人每月1561元,社會散居每人每月971元。全省1.9萬多名孤兒被納入保障范圍。
機構養育標準最高的是蘇州市,為每人每月1760元;社會散居養育標準最高的是揚中市,每人每月為1300元。省會南京的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準,機構養育標準為每人每月1670元,散居標準為每人每月1010元,平均上調比例為10%。
省民政廳副廳長鈕學興介紹,年底前江蘇有望出臺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對事實無人撫養的兒童、各類生存狀態處于困難境地的兒童實施分類保障。這是江蘇首次為孤兒以外的困境兒童制定專門的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