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農民工的養老困境
2015-03-26來源:NGOCN
       全縣唯一的企業養老


       從2013年7月起,陳龍源開始每月領取700元的養老金。去年,養老金漲到了800余元。

       陳龍源已經66歲。1990年代,他開始外出打工,在廣東番禺一家生產燒烤架的五金廠里,先后做過搬運工,工廠小組長。

       2012年,廠方以超齡(60歲)為由炒了他“魷魚”。上班期間,單位給他繳納了12年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回到開縣后,他找到縣里多個部門領導簽字,補齊了剩下3年的養老金。


2015年2月28日重慶開縣,66歲的陳龍源在家里休息。程藝輝 圖

       返鄉后,陳龍源沒有再去外地打工,只斷斷續續在縣城的建筑工地干點零活,收入多的時候,一年能掙五六千元。2014年干了10天,掙了1000余元。

       他感嘆,從去年初開始,經濟不景氣,即使在當地也不好找活干了。為了節約開銷,補貼家用,他和老伴在自家的0.5畝地里種上了蔬菜,還讓老伴在家里開了個小超市,賣點啤酒什么的,盡管生活緊巴巴的,但湊合著過。

       但在團鳳村,很少有人像陳龍源這么“幸運”。

       國家統計局《2013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建筑業農民工未簽訂勞動合同的比例居高不下,外出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的水平總體較低,農民工被欠薪比重日漸上升。

       團鳳村村委會主任羅建國說,據統計,全村300多名50歲以上的農民工中,僅有陳龍源1人由用人單位繳納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其余人到了國家法定退休年齡(男60歲,女55歲),只能領取80元/月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這無異于杯水車薪。

       據開縣勞務辦統計:全縣50歲以上農民工占外出農民工人數的15%,有7萬余人,大多分布于建筑行業;由于建筑行業的特殊性,工程存在分包、轉包現象,這些農民工均在包工頭手下干活;目前,全縣外出農民工在建筑行業打工的,尚無一例由建筑單位購買了職工養老保險。

       我國的農民工有多少?

       3月20日17時,國家統計局通過官微緊急公開了我國50歲以上農民工的數據,稱根據國家統計局農民工監測調查,2013年我國50歲以上農民工所占比重為15.2%,比2012年提高了0.1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3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農民工總量為26894萬人。據此計算出2013年我國50歲以上農民工的數量為4088萬人。

       從高齡農民工的增多,似乎可印證一個常見的說法:中國的“人口紅利”正在消失。如今社會上流傳甚廣的“我國勞動力已然不足”并非事實真相,若說農民工數量在減少那更不是事實,近年來東部沿海地區的“民工荒”,其實是地方政府的人口政策和就業政策造成的。如果與在家抱孫子、跳廣場舞的城市老人相比,50歲以上的大齡農民工還在干著重體力活掙錢,他們之間差的就是“國民待遇”,是社會保障。而這種情景還在繼續擴散。我國年輕勞動力去哪里了?尤其是80后、90后的農民工,數以億計的他們如今在哪個領域就業,我們產業結構調整是否也該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值得思考。

       年老了,苦力“值錢了”

       高齡農民工為何年邁還要拼體力外出打工?103名接受采訪的50歲以上農民工中,絕大多數說“趁著還能干,多賺點兒”,他們沒有職工養老金,有的還是家里的頂梁柱。

       我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多年來,采礦業、交通運輸業和建筑業等“體力型”行業“收入水平較高”。尤其是建筑業,一直在“榜單”中,且“(每年)增幅高于各行業平均水平”。

       統計數據顯示:農民工從事建筑業的比重在逐年遞增,從2008年的13.8%上升到18.4%;月均收入從2009年的1625元暴漲到2013年的2965元。

       近年來,有關60歲以上的農民工受傷能否享受工傷待遇等爭議,越來越突出。

       “明星”打工村——重慶開縣團鳳村的多名村干部說,該村300余名50歲以上的外出務工人員中,“超齡”農民工不低于50人。

       包工頭黃德燕感嘆,建筑工地農民工越來越難招,即便50歲以上的農民工,也同樣難尋,雖然心里對高齡農民工(容易受傷)有顧慮,但他最擔心的是“開工時間到了,那些50歲以上的農民工是否還會回來?” 

       看得見衰老,看不見保障

       高齡農民工現象雖然普遍,但它所衍生的問題也顯而易見。其一,高齡農民工從事重體力勞動安全風險更高,而相關保障基本空白。事實上,無論年齡大小,建筑行業農民工未簽訂勞動合同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很難享受到工傷保險。而高齡農民工這方面的困境顯得更為突出,因為按照現有法律規定,60歲以上的工人不能享受工傷待遇。這一規定引發的爭議至今沒有得到解決,在一些個案中,超齡農民工的工傷認定獲得司法支持,但總體來看各地并未形成共識。其二,農民工養老日益突出。對重慶開縣某打工村的調查就顯示,全村300多名50歲以上的農民工中,僅有1人由用人單位繳納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其余人到了國家法定退休年齡(男60歲,女55歲),只能領取80元/月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013年初,媒體預計高齡農民工的養老問題將在5年內集中爆發,如今問題有加劇之勢,如此種種皆在提示,高齡農民工群體的權益如何保障,已經成為一個不得不正視的問題。

       農民工權益保障一直是社會焦點問題,高齡農民工的權益保障作為問題的一部分,之所以格外受關注,是因為這一群體的權益保障需求更加迫切。眼下,要實現全方位保障農民工權益可能并不現實,畢竟這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工程,它涉及包括資源分配在內的諸多制度層面的調整,但率先保障高齡農民工群體,為其構建一條綠色通道,顯然相對具有操作性。如果說,農民工權益保障是一個公共服務問題,那么高齡農民工權益保障則是一種底線保障,包括企業、政府在內的有關方面該承擔起自身的責任。

       這邊是高齡農民工仍在上陣,那邊是地方人口政策造成勞動力荒廢,誰能從中嗅出問題所在,并消弭高齡農民工自覺“延退”背后的養老困境呢?


NGOCN整合,據南方都市報、澎湃新聞網、新京報等報道素材整理而成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