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孩子的父母,從左至右:李少方、李蘭花、徐玉常、李秀云、陳萬水、徐玉堂
6歲時的徐文萍頭發剪得像男孩子
5歲時的徐嘉德
5歲時的李嘉華
13年前,李少方的小兒子和親戚家的兩個孩子一起在東莞金洋市場失蹤。幾經尋找無果后,三個家庭均將各自的重心局限在了市場豬肉檔間。盡管維持豬肉生意日益艱難,但一想到孩子有一天或許會回來尋親,13年來,他們不敢有一絲改變。孩子的失蹤,也讓他們“現在的生活都是在和過去拉扯”。
吵鬧的市場里,守在豬肉案板后面的李少方時常會望著來來往往的人發呆,他不止一次地渴望,一個長相與自己酷似的18歲男孩,會朝自己迎面走來。
13年了,48歲的李少方仍對小兒子李嘉華失蹤那天的情形歷歷在目。擔心孩子回來找不到家人,他和家人一直守在原地等待。
“那天早上,他跟我說有人要帶他去看飛機。”這個中年父親回憶里,滿滿都是痛惜,他堅信,兒子是被人拐走的。
2002年6月28日,5歲的李嘉華在東莞樟木頭金洋市場附近失蹤,同時失蹤的,還有與他同歲的表弟徐嘉德和表弟6歲的堂姐徐文萍。
3個孩子同時丟失,讓這3個家庭宛如被踩了剎車的汽車,陷入泥濘的境地,前進的生活軌跡驟然停下,只能在原地不停打轉。
“萬一哪天他們找回來呢?”李少方說,“我們沒有能力滿世界地找他們,至少可以守在這里等他們回來。”
幾經尋找未果,李少方他們將自己的人生局限在了市場豬肉檔間。盡管維持豬肉生意日益艱難,但一想到孩子有一天或許會回來尋親,13年來,他們不敢有一絲改變。
如今再次站在老屋前,這位父親的臉上寫滿了傷感,還有懊惱
李少方家的檔口并不難找,從金洋市場東門進去,就在豬肉區把邊兒的第一個攤位。
平日里,檔口只有夫妻兩人;寒暑假時,在廣州讀大學的大女兒李麗婷會回來幫忙。
李少方祖籍廣東梅州,講話時常夾帶客家方言,身材矮胖,妻子李蘭花卻身材高大。這對已經微微駝背的夫妻,如今租住在市場東門附近的一棟村屋里。這是小兒子失蹤后,他們租住的第二處居所。
李嘉華失蹤6個月后,一家人就搬離了原先的房子,避免“觸景生情”。因為一在門口洗衣服,“就想起平日里小孩在旁邊玩耍”;一看到房后的菜園,“就想起小孩在那里抓蝴蝶、爬樹”。
“新家”與原來的住所在兩個方向,這些年,他們已經很少走通向老房子的那條傷心路。
這是一條曲折的路。從市場南門出來,穿過電動車和公交車熙來攘往的一條小馬路,走下一個土坡,經過一洼散發著臭味的水塘,七拐八拐地繞過一條越走越僻靜的狹窄巷子,李少方在靠路邊的一座老舊青石墻村屋前停了下來。這就是一家六口曾經的“家”。
13年前那個一如往常的早上,5歲的李嘉華就是走著這條路,沿著跟今天李少方完全相反的方向,最后一次走向了市場——李少方派小兒子去給李蘭花送早飯。三個大一點的孩子已去學校,李少方則要騎摩托給附近的電子廠送肉。
父子倆面對面吃早飯時,李嘉華告訴爸爸:剛才有人要帶自己去看飛機。
“不要去!當心騙子把你騙走。”李少方趕緊叮囑道。
“我才不去,他再叫我,我就撿石頭打他!”小兒子當時自信滿滿地保證。
此后的半個小時里究竟發生了什么,李少方至今無從得知。如今再次站在老屋前,這位父親的臉上寫滿了傷感,還有懊惱。
“孩子已經跟我說了‘看飛機’的事情,我就應該警惕,怎么還能讓他一個人去送飯呢!”李少方重重地嘆了口氣,后悔不已。
可以肯定的是,趿拉著拖鞋的李嘉華那天順利走完了那段曲里拐彎的路,把熱騰騰的蛋炒飯送到了母親手里。李蘭花記得,兒子當時還坐在豬肉攤位后面,看著自己吃了一會兒。
在跟母親說了句“想要出去玩”后,這個5歲的孩子從此便跑出了母親的視線。而后,他是如何碰上表弟徐嘉德、堂姐徐文萍的,又是在哪里被人一起拐走的,沒有一丁點兒線索。
家長們只聽人說,最后一次看到三姐弟是在市場外的馬路邊,三個孩子手拉著手,擠在人群中看走江湖的耍猴戲。這是13年來,他們所獲得的唯一一點信息。
本想作為“4個孩子都上學了”的紀念照片,最終被作為尋人啟事的照片
離開舊村屋時,天空飄起了小雨,李少方在陰冷的天氣中,忍不住再次深深看了一眼那個充滿回憶的“家”。房子的旁邊已經被人堆滿了廢棄的泡沫箱和舊衣服,顯得十分破敗。
這就好像李少方后來的生活。
2009年,市場被私人承包,新老板給豬肉區統一安裝了紅色的吊燈,他們每天都被溫暖而明亮的燈光籠罩著。
但李少方面臨的現實和心境一樣慘淡。丟失的孩子們至今沒有消息,豬肉生意卻越加難做。攤位租金從600元漲到了2500元,豬肉價格卻在10多年間不漲反跌。
徐嘉德和徐文萍家的攤位就在李少方家的對角線上,三家的狀況差不多,只是另外兩家的攤位租金更貴,需要賣更多的肉才能維持。
李少方27歲開始做這一行。相比此前跟妻子四處擺地攤賣服裝,在市場賣豬肉,讓他感到一種安穩。這種“安穩”,當時只有3歲的李麗婷也模模糊糊地感受到了:不用再坐在三輪車上,跟著父母跑來跑去了。
豬肉生意最初并不太好做,李少方也沒打算一輩子賣豬肉。但他怎么都沒想到,自己的人生會局限在豬肉檔的幾平方米之間,至今已整整21年,“賣豬肉”會成為人生的標簽。
一切都是為了三個丟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