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河南商丘女性就業情況調查
2015-05-05來源:商丘市政府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走進職場,尋找自己的一席之地,打造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在各條戰線、各個崗位上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辛勤汗水。“女漢子”等網絡用語的頻頻出現也顯示出,在家“織布澆園、相夫教子”已經不再是這個時代女性的符號。商丘市女性就業的現狀是什么?制約女性就業的因素有哪些?連日來,記者就這些問題進行了走訪調查。


       渴望走出家庭工作很有必要

  “前幾天我們舉辦了三場家政服務班,規定每場只招100人,結果場場報名均超過160人,我們只好優中擇優。”市家庭服務業協會秘書長秦登秀告訴記者,隨著家政服務業的興起,除了以往大家印象中的下崗女工加入其中外,不少以前從未走出過家門的家庭主婦也開始躍躍欲試,里面甚至還不乏部分專科學歷以上的女性。

  “她們上崗的心情很迫切,學習也非常用功。”秦登秀認為,作為女人,掙錢是一種尊嚴。越來越多的家庭主婦開始選擇外出工作的原因有兩點:第一,中年女性正處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位置,她們的生活需要錢,家庭需要她們外出工作;第二,她們的孩子長大了,不再需要照顧,她們想充實自己的生活,也會選擇外出就業。

  家政行業是女性就業的“集中地”之一,記者了解到,目前商丘市從事家政行業的女性年齡主要集中在30—55歲之間,薪酬水平每月在2500—3000元之間,其中月嫂行業收入相當可觀,月平均收入有5000元左右。

  基于家庭的壓力、社會的需要、自我價值的實現等方面原因,不少家庭主婦們渴望從家庭重新走出去,而剛剛畢業的女大學生們更是對工作有著強烈的期盼。

  小可(化名)今年22歲,是商丘師范學院2013級漢語言專升本專業的學生,即將面臨畢業的她直言,新時代的女性必須要有工作,哪怕自己是白富美或者嫁給了富二代也必須要有工作。“身為新時代的獨立女性,我身邊所有女同學沒有一個想在家做全職太太的,如果說相夫教子是女性的責任,那外出工作也是現代女性的權利。”她認為,如果女性沒有工作,不光會喪失社會地位和家庭地位,也會非常無聊。

  不同的學歷似乎也影響著女性對工作的選擇。“我專科畢業的時候,少數同學家里給安排了工作,其他的人基本都應聘到了私企。而我本科的同學現在都在緊張地準備著各種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考試和招教考試,大部分同學都想考取到行政事業單位工作,如果考不上,再選擇其他退路。”

  小可認為,多數女大學生找工作更加理性了,她們對薪水的要求并不高,喜歡相對穩定又相對輕閑的工作,這樣既能照顧家庭,也能擁有一份事業。當然,也有些女大學生特別愿意去嘗試,敢想敢干,想趁著自己還年輕,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家庭還是工作抉擇陷入兩難

  之所以女大學生們偏好公務員等“鐵飯碗”,主要是“公家”單位給女性的權利相對公平。年輕女性進入職場后必定會經歷結婚生子的過程,而這些單位一般會按照規定給予她們相應的假期。而私企就很難說,在我們身邊,不時就會聽到或看到女性懷孕期間減免工資,想休產假卻被直接開除等等事例。

  今年29歲的張鵬是一家私立高校的副校長,分管招生、學生社團等事務。平日里,她是一名出了名的“女超人”、工作狂。“我是一個典型的以校為家、以家為校的人,工作和家庭已經分不清楚了。”張鵬向記者自嘲說,自己應該高中畢業后就結婚生子,如果這樣也不至于弄到現在不知自己該何去何從。

  原來,張鵬今年年初才剛剛訂婚,年底打算結婚。然而由于年齡大了,她結婚后可能馬上要懷孕生子。而她現在工作非常繁重,工作壓力也大,如果結婚后還是這樣,根本不適合懷孕,所以婆家已經與她商量辭職的事宜了。“畢竟我是在私立高校工作,即使做到了現在這個位置,如果請兩年假懷孕生子,學校也未必答應。我可以放棄自己,但是不能虧待孩子,所以我也有意要辭職,把孩子帶到能上幼兒園,再說找工作的事情。”

  但事實上,所謂的“鐵飯碗”也未必有想象中那么美。今年30歲的劉艷(化名)是我市某銀行的大客戶經理,大學畢業后,她從普通柜員、大堂經理做起,一步一步建立了自己的客戶圈,有了自己獨立的客戶接待室,拿著令人羨慕的高薪。也正因為此,在公公婆婆的多次催促下,直到去年10月份,她的兒子才降生。然而,單位的產假只有短短三個月,再加上不想讓客戶流失,劉艷只有早早給孩子斷奶,今年1月份就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

  不愿透露姓名的齊笑(化名)是我市某單位公務員,她認為,作為一名女公務員,最大的優勢是工作相對輕松,壓力不大,而且能夠享受國家給予的多項女性權益,但是,也存在著女性不受重用,一般只擔任文職等現象。“比如說我們領導班子里,只有一位是女性。”齊笑悄悄告訴記者。

  雖然還沒有親身參加過招聘會,但是小可對招聘會上的歧視女性現象也早有耳聞,“有些工作崗位就直接寫明不要女生。”

  身上責任很大心態要放平衡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女性要走出家門去工作?家住睢陽區的張艷麗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現在家家戶戶孩子都少了,等孩子都大了就閑著了,在家玩牌還不如出門上班,掙點錢比啥都實在。”張艷麗今年52歲,老公平時忙活點小生意,一兒一女早就在外地成家了。

  “只要你不懶,不怕吃苦,活兒非常好找。”張艷麗告訴記者,飯店、超市、工廠里都缺人,特別是有些活,年輕人不愿干,只能找30歲以上的人。“不少廠子里都在招人,有時候還會有人上門問家里有沒有閑人。現在工資也高了,隨隨便便一個月都能賺一千多,所以不少婦女都上班了。”

  家住虞城的朱莉和愛人一起經營著一家婚慶公司,能說會道、能唱會跳的她是遠近聞名的司儀。去年5月份,她的小兒子出生了,沒想到6月底記者就在朋友圈里看到,她已經開始登臺表演了。“沒辦法,現在有兩個兒子要養,我們全家人都是靠接活吃飯,不干不行啊。”朱莉說,表演是她最大的愛好,自己特別喜歡登臺演出的感覺,可是,當她想到自己不能隨時陪伴兒子時,卻有一種想哭的感覺。

  作為成功女性的代表,河南愛瑪電動車商丘工業園總經理李昕也經歷過從打工者到管理者的過程。她告訴記者,她們工業園中共有職工近500人,女工占30%,工種不同,對男女工的需求也不同,女工主要集中在文員、會計、客服、銷售、內勤等崗位。她坦言,相對大齡女性而言,30—40歲之間的女性比較好就業。而車間女工活相對輕,但是工資也比男工要少些。“35歲以上的女性再去應聘,似乎在文化水平、身體精力等方面比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競爭力低些。”李昕說,以前人們都認為是要男主外、女主內,但是迫于經濟壓力,現在不少女性都開始選擇外出工作。她認為,女性在工作中能實現價值、找到快樂,但是如果女性把工作放到第一位,難免會關照不到家庭,有得就有失。

  拓寬就業渠道創造就業崗位

  近年來,商丘市各級各有關部門積極拓寬婦女就業渠道,女性就業規模持續穩步增長,女性參與社會、管理社會和建設和諧社會的權利和地位不斷提高,社會責任感、勞動積極性與創造性高漲,但是,記者通過走訪調查發現,在多種層面上依然存在著不利于女性就業的狀況。

  一是勞動技能低的女性就業不穩定的狀況仍然存在。在我市各個產業聚集區內存在著大量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其吸納了大量的女性從業者,尤其是在諸如紡織、印染、服裝等行業,女性從業者所占比例更大。但據調查了解,全市很多企業與勞動技能低的女性從業者簽署勞動合同的情況很少,勞動技能低的女性多處于非正規、不穩定、低水平的就業狀態。另外,隨著我市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就業競爭異常激烈,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越來越多地被知識密集型的高技術產業所代替,這就導致部分知識、智能與勞動技能低的女性就業狀況不穩定。

  二是女性的生理特點仍成為部分企業限制女性從業的借口。即便是勞動密集型企業有諸多適合女性勞動的工種,但部分企業在選擇勞動力時,為減少麻煩、降低成本,往往會顧慮女性懷孕、生產等現實問題,把女性求職者拒之門外。

  三是傳統式擇業觀念仍影響女性多渠道就業。社會經濟結構的轉型和部分企業對女性從業者存在的歧視是制約女性更加合理優化就業的外部原因,而存在于部分女性心中的傳統擇業觀念則是影響女性多渠道就業的內因。在當前的市場經濟浪潮中,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對政府和社會的依賴性較強,安穩、體面的職業仍是女性求職者的首選,人為設置就業心理屏障造成了女性就業渠道偏窄。

  市統計局的相關數據顯示,第三產業是商丘市女性就業的主打領域。相關分析人士建議,這就要求全市要搶占機遇,加快經濟發展,提高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能力,尤其是大力發展社區服務、餐飲、商貿流通、旅游等第三產業,不斷為婦女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就業崗位。一是各級政府要強力推進經濟發展,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合理調整產業結構,積極開展技術創新、自主創新,發展生產力。結合商丘市優勢,發展非國有經濟、規模經濟和特色經濟,積極培育、扶植新的經濟增長點,吸納女性勞動力。同時,把發展服務業作為擴大就業的主要方向,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為婦女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和就業崗位,提高婦女在新興產業和行業中的就業比例。二是轉變擇業觀念,加強婦女生育保障機制建設。加強社會宣傳,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完善現有的政策和措施,發展靈活多樣的就業形式,推動女性擇業觀念轉變,提倡自主擇業,鼓勵女性自謀職業,支持和引導女性興辦個體、民營企業,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實現就業和再就業。在不斷擴大社會基本保險覆蓋面,確保不同就業狀態的女性通過各種途徑參加本市養老、醫療、失業社會基本保險的同時,加強婦女生育保障機制建設,有效地緩解用人單位之間生育醫療費用負擔不均衡的矛盾,減少企業的勞動力成本,為女性平等就業減少障礙。三是加強技能培訓,增強女性就業競爭能力。針對經濟結構的轉型,尤其是勞動密集型企業正在逐漸被技術密集型企業所代替這種現狀,要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注重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增強女性就業競爭力。同時,注重激發下崗失業女性自覺學習、自我發展的內在動力,鼓勵她們在實踐中提高,在競爭中磨煉,以擴大職業選擇范圍,提高崗位適應能力。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