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著一頭短發,小學五年級的傅崢楠在球場上一跑起來,真像小獵豹一般。眼看足球傳過來了,他右腳輕輕一點,控住球后,猛一個轉身就飛速跑起來,臨近對方球門時,突然開出一個大腳,足球直入網中。
傅崢楠高興地和同伴們一起大聲喊著慶祝進球。這個爽朗的小孩,之前卻是性格內向,常常一言不發。
傅崢楠家住浙江省諸暨市山區——嶺北鎮的一個村子,因為父母一直在上海打工而成為一名留守兒童。嶺北鎮較為偏遠,700多名中小學生中有1/3是留守兒童。這些孩子常年居住在山區,接觸新事物的機會很少,平時生活單調,看電視成了課余最主要的活動。
如今再一瞧,他們的生活有了大變樣:嶺北鎮青少年足球聯盟成立,首屆聯賽也正式打響。聯賽為五人制比賽,分春季、夏季和秋季三個賽季。參賽隊伍以行政村為單位,共有8支球隊的60多名隊員參加。
足球聯賽給孩子們的生活帶來了新的色彩,這一切源于一個從嶺北鎮走出去的鄉賢成立的公益組織——嶺北故鄉基金會。足球聯盟和聯賽的各項費用就是由這個基金會全額資助的。
“我們并非是要你們當專業運動員,你們快樂就好,有不舒服的情緒可以通過踢球發泄出來。”故鄉基金會的成員曹魯鄉,日前在決賽中擔任裁判。賽前,她特意給孩子們做了一番簡短的演講。最終,水帶飛躍隊以3比2的比分戰勝了嶺頂樂戰隊,成功奪取了聯賽冠軍。
曹魯鄉告訴記者,組織一場足球聯賽并不容易。孩子們大多沒有足球基礎,當地也沒有完善的基礎設施。不過讓人欣慰的是,這里的公益氛圍非常濃厚:嶺北鎮團委的干部成了志愿者,嶺北鎮中心學校的老師成了教練,學校安排了比賽場地。在決賽前,又有一位當地在外人士給孩子們買來了足球服、護腿板等比賽用具……
“故鄉情最濃,鄉賢支援家鄉力量大。”嶺北鎮書記姚江海說,為了更好地團結更多的力量建設嶺北,對于支持故鄉發展的公益組織,鎮里將在人財物上做好一切配合。
如何讓這些留守兒童快樂地成長?嶺北鎮長期開展各項愛心活動。2015年,嶺北鎮完善了各村道路沿線的“孩子110救助站”,各家店鋪中放置桌椅、雨傘、醫藥箱等物品,為孩子們提供便利。行政村里有留守兒童之家。每到周末與節假日,本市的大學生、義工等都會趕赴嶺北為孩子們上課。各村成立了愛心媽媽隊伍和每一個留守兒童結起了對子。(記者 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