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農業結構新調整:產品產業生產方式全面優化
2017-02-08新華社
       日前發布的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結構調整步伐。以此為導向,將實現農業產品結構、產業體系以及生產方式的全面優化。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央農辦主任唐仁健說,我國農業結構應實施調優產品結構、調好生產方式、調順產業體系三大調整。他認為,當前我國農業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主要表現為階段性的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與此同時,農業農村發展的內外環境也發生了大的變化,出現了許多新矛盾新問題,主要是農產品需求升級,但有效供給跟不上;國外低價農產品進來了,國內競爭力跟不上;農民增收傳統動力減弱,新的動力跟不上等。

       在此背景下,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性,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農業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而調整農業結構正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方面。其中,調優產品結構,就是要順應市場需求變化,消除無效供給,增加有效供給,減少低端供給,拓展高端供給,突出“優質專用”大宗農產品和“特色優勢”其他農產品的生產供給。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目前我國農產品供給最突出的矛盾是一些農產品數量很多,但質量、產品安全存在明顯缺陷,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競爭力較弱,導致庫存增多,也產生了一定的浪費。與此同時,一些真正的需求反而得不到滿足。為解決這一矛盾,實現從“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放心”的轉變,就要在產品結構上進行調整,即更加注重發展優質、安全保障性好、真正面向需求的農產品。

       另外,大量產品同質化容易導致價格低迷,不利于農民增收。加快發展優勢特色農產品生產,不僅能夠豐富供給,也利于解決結構性問題。

       對此,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統籌調整糧經飼種植結構,發展規模高效養殖業,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優化農業區域布局,提升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調好生產方式,就是要推行綠色生產方式,修復治理生態環境,這既是提高農產品質量本身的需要,也是還歷史舊賬,同時為子孫后代留下生存和發展空間的必要舉措。

       中央一號文件釋放了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強烈信號,要求促進農業農村發展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并提出了推進農業清潔生產、大規模實施農業節水工程、集中治理農業環境突出問題、加強重大生態工程建設等政策措施。

       調順產業體系,就是要著力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促進三產深度融合,實現農業的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升值。

       記者從農業部了解到,今年農業部將持續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實現優化供給、提質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具體來說,將繼續壓減玉米面積,今年力爭調減籽粒玉米面積1000萬畝,改種大豆、雜糧、青貯玉米等作物;優化品種結構,增加適銷有效供給,拓展特色高效供給。

       同時,推進農牧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延伸產業鏈,實現提檔升級;推行稻田綜合種養,推廣間套復種高效種植模式,大力發展現代種養業,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流通業,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

       此外,大力發展節水農業,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和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擴大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規模。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