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脫貧、七年小康”,就在那一年,蘭考作出莊重承諾。各項改革逐漸深入,各項政策陸續出臺:專項扶貧項目資金審批權逐級下放,探索新的扶貧資金分配運行機制;出臺普惠金融扶貧政策,對于發展畜牧養殖業的貧困農戶,在資源技術、銷售出路上給予幫助,農行蘭考支行提供信貸資金,不需任何抵押和擔保,政府貼息大半;建設產業集聚區、特色產業園,從小微企業遍地開花到多家上市公司落戶,實現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開展以爭創“脫貧攻堅紅旗村”“基層黨建紅旗村”“產業發展紅旗村”“美麗村莊紅旗村”為主要內容的黨建活動,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變得堅強……
閆春光借著這一系列好政策的東風,從2014年養殖不足3000只蛋雞,發展到現在的1萬余只。他先后貸款10萬元,建起蛋雞養殖大棚,從村里的貧困戶變成致富帶頭人,2016年家庭純收入10余萬元。閆春光的“小目標”初步實現。如今,成千上萬的閆春光已擺脫貧困:儀封鄉代莊村的葡萄架子搭起來了,小宋鄉的蔬菜大棚蓋起來了,谷營鎮曹莊村養起了大白鵝、種起了雪蓮藕……
“蘭考扶貧,不養懶漢。而是通過主動改革,激發內生動力。”縣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蘭考始終銘記習近平總書記叮囑,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把改革和發展結合起來,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
經第三方評估確認,2016年,蘭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1124元和9943元,比3年前分別增長10164元和4297元。貧困發生率為1.27%,在河南率先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