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哮喘兒童完全控制率76% 顛覆性改變既往3%的控制水平
2017-08-29解放日報
本報訊(記者 黃楊子 通訊員 夏琳)全球著名四大醫學期刊之一的《英國醫學期刊》(BMJ)在線子刊《BMJ OPEN》近日刊登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中國社區管理模式下的兒童哮喘控制:前瞻性多中心隊列研究方案》。該論文以兒中心兒科醫療聯合體的分級診療策略為載體,以兒童最常見疾病——哮喘為觀察點,評價了疾病控制效果及患兒對治療方式的接受度。
2016年,在兒中心牽手浦東新區和奉賢區衛計委共同組建兒中心兒聯體的基礎上,兒聯體兒童哮喘社區管理行動正式啟動。首批陸家嘴、聯洋、北蔡、金楊等1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先后開設出全專聯合兒童哮喘門診,覆蓋浦東超過四分之一的社區,第二輪又增加5家二級醫院,占二級以上醫院數的一半。
數據顯示,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間,兒中心呼吸科醫生下社區哮喘門診2459人次,社區醫生獨立開展的哮喘門診2869人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獨立開展霧化治療3279人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獨立開展肺功能262人次。社區哮喘兒童完全控制率76%,部分控制率22%,顛覆性改變了既往只有3%的控制水平。同時,醫療費用相對于三甲醫院下降了26%,就診時間縮短了1.4小時。
今年,兒聯體內6家原來不設兒科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了兒科門診,1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整體兒科的服務量平均增長26.34%,其中金楊社區衛生中心兒科門診量同比增長464%。包括東方醫院、新區人民醫院、浦南醫院在內的浦東二、三級醫院兒科業務量平均增長8.8%,出院病人數增長47.9%。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