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歷——林煥光(Lam Woon-kwong),現(xiàn)年58歲,1974年加入香港政府任職政務主任,曾在多個政府決策局及部門工作,包括前教育統(tǒng)籌科、教育署及公務員事務局。他在2000至2002年期間擔任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2002至2004年出任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2006至08年擔任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馬術比賽(香港)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現(xiàn)任香港平機會主席。
今年佛誕節(jié)前夕,林煥光應他的佛學老師葉文意居士的邀請,在“空中結緣”綜合晚會講話。不打官腔,沒有講政府政策,他只是說出一番心底話:“香港是一個高度商業(yè)化的社會,我們長于競爭,但短于調和,我們善于爭取,但拙于節(jié)約;我們頗有聰明,但甚缺智能。環(huán) 顧我們今日的社會,自由不可謂不足,但尊重他人的自由的意識卻仍然低落。言論不可謂不開放,但自省的意識卻嚴重缺乏。”
“各花各門的評論都彌漫著令人慚愧的諉過主義,錯必在他人,錯必在對手,錯必在社會。故此言論需多,真知卻少。社會雖遠離貧乏,但精神卻未見富足。凡此種種現(xiàn)象,值得我們每個人都去仔細深思。”
而這篇訪問,便是這位父母官的心中情……
佛法有助平衡自己
研讀佛學十多年,林煥光興致勃勃。“我比較喜歡佛教是因為他配合我的信念,求諸己、包容,平等,并非從上而下的。我特別喜歡反求諸己的精神,佛陀不會幫我們修行,我們禮拜佛陀只是提醒自己,最終自己決定自己可以超越多少。”
佛法的智能,亦令他不被權位所惑。“在我們這種位置,別人局長前局長后的,我不斷的提醒自己:我今天的地位不是因為我是林煥光,只是因為我是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而已。要不是很自覺的明白這點,就佷容易會出現(xiàn)虛假的自我膨脹。”“另外,在某一個公職,帶著某一種地位,受到某一種接待時,千萬要記住,當我到了六十歲的時候,這一切都會失去,我將回復一個普通的老百姓。要是我今天不斷的將自己無限膨脹、執(zhí)著那種虛榮,到時候我再適應平民生活就很辛苦。”
就因為這點自覺性,林煥光上班的時候是一名官員,工作以外還是一個普通人,到快餐店喝奶茶、到UA排隊買票,“當然有人指指點點,但我不可以在意,必須要適應,要不然就為自己找來很多煩惱。當自己是一個平常人,就好過一些。”
“我的床前放著好幾本書,其中一本一定是各類形的佛學書籍,雖然很多義理都已經看過,不過我要不斷的提醒自己不要迷失。”
金剛經有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林煥光信然、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