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文匯》2006年第6期上援引《廣州日報》的報道:最近,《半月談》組織記者深入部分商業賄賂較為嚴重的領域展開調查,“圈內人”撕開了層層內幕,使形形色色的商業賄賂勾當浮出水面。其中“圈內人”說到政府采購的事,為了巴結說話算數的采購單位的領導,企業營銷人員送錢送物送女人投其所好,并說,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鞏固關系。
別把“送錢送物送女人”的關系當真
對企業來說,要鞏固這種關系自有企業的道理,畢竟送出去的錢、物、女人只是個“毛毛雨”,按照成本核算,“回饋”遠遠比送出去的多;只要對方領導敢收,錢、物、女人將源源不斷地送進去。那么這種關系,能不能“青春永駐”?近幾年來反腐敗的實踐告訴我們,靠送錢送物送女人建立起來的關系是空中樓閣,是不堪一擊的。
成克杰,是誰把他推向斷頭臺的?就是送錢送物送女人的廣西銀興實業發展公司的原“老總”周坤。近年來揪出的一些貪官也如此: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司司長郝和平,原湖南省政府副秘書長王道生,原農發行副行長胡楚壽開始都與行賄者建立起了所謂的“互惠互利”的“友好關系”,最后如何?在檢察官強大的攻勢下,就是鐵齒銅牙,行賄者也得乖乖地把受賄者招出來。其中一些行賄者在檢察官面前不到一小時統統招供。瞧瞧,這就是用送錢送物送女人建立起來的堅不可摧的關系!
天下熙熙,皆為名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凡夫圣人,概莫能外。處于利用與被利用關系的受賄與行賄者都奉行這樣的人際規則:無論你官位有多高,也無論你送的錢數額有多大,送的物有多貴重,送的女人有多嬌艷,真正維系這種關系的只有一樣東西──利。當關系的一方無利可圖時,或者危及到自己的利益、自由甚至生命時,他還能考慮到“哥們關系”嗎?還能把你掖著、藏著、護著?為了自己少受罪,他巴不得早點把你也捉進來,彼此做個“難兄難弟”呢!
《黨建文匯》同期刊登了一篇《貸款買官,“有為”青年一場空》的文章:鎮領導劉恒為了往上爬,千方百計的接近時任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區區委書記的楊毓培,先是送存款,存款沒了就貸款,甚至把父親的住房作抵押貸款送給楊毓培。劉恒也得到了想要的東西: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從表面上看他們關系非同一般,劉恒尊稱楊毓培為“楊大爺”。對楊大爺的諄諄教導,劉恒常常感動得“差點掉下眼淚”。按理說雙方關系比較鐵,然而,當劉恒被捉進去后,就迅速交代了向楊毓培行賄買官的犯罪事實。
看來,無論是商業賄賂,還是買官賣官建立起來的關系,都是不牢靠的。人與人的關系還是如同古人所說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為好。
對于領導干部,或掌管財權物權的負責人來說,當對方亮出金錢、美物與美女時,拒絕還是接收也只是在一剎那的瞬間。如果你抵擋不了對方送上來那金光閃閃的錢物與艷麗的美人,那在你獲得這些錢物或享受美人的第一天開始,有一個人就如牽著牛鼻子一般把你引向萬劫不復的明天。請記住:這個人,就是與你建立起所謂利益共同體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