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保標準、職工最低工資、失業保險金等5項社保標準全面上調―――
從7月1日起,城市低保標準、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職工最低工資、失業保險金、工傷待遇等社會保障相關待遇標準將全面上調。其中本市職工最低工資標準提高至640元,退休人員養老金人均每月增加120元。
市民政局和市勞動保障局昨天聯合發布了5項社會保障待遇標準的上調方案。調整后,城市低保標準從月人均300元提高到310元;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從580元增加到640元;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按人均增加120元/月調整,失業保險金由現行382元至491元調整為392元至501元。同時宣布,將對重殘低保等特困人群提高救助待遇。
根據市勞動部門出臺的本市最低工資調整標準,職工最低工資由現在的每人每小時3.47元、每人每月580元,調整為每人每小時3.82元、每人每月640元。
市勞動保障局副局長孫彥介紹,最低養老金標準將根據全市企業退休人員、退職人員、退養人員基本養老金的實際增長水平,進一步測算確定,該政策標準將于10月份實施。
據介紹,上調了的5項社保待遇中,低保待遇、最低工資、基本養老金、失業保險金、工傷待遇將從7月1日起上調,計發時從7月1日起按新標準計算。5項社會保障待遇上調所需資金,將分別由財政、社會保險基金和企事業單位負責。
城市低保實施不同救助系數
三類特殊低保人群領取不同救助金
本報訊 市民政局昨天宣布,7月1日起低保分類救助將實行不同的救助系數。過去單一的救助系數將分解為3個系數,3類低保人群享受的待遇因此將有所不同。
據了解,原來特殊低保對象都是統一享受多領取10%的低保金,今后三類特殊低保對象的救助金將不同。其中,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城市“三無”人員,老歸僑以及因公(病)致殘返城知青,按1.15的救助系數即356.5元/月享受救助待遇。70歲以上老人、16周歲以下未成年人(含16周歲以上在校學生)和重殘人,按救助系數1.1即341元/月享受分類救助待遇。完全或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低保人員,按救助系數1.05即325.5元/月享受救助待遇。此外,城市低保救助將對重殘家庭實行傾斜政策,在核定家庭收入時給予照顧。符合政策的重殘人,其法定撫養人達到退休年齡的,在核定其家庭收入時對法定撫養人先扣除低保標準的80%,再計算家庭收入。享受困難補助的重殘人則將納入城市特困人員醫療救助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