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品說的是在當年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小崔采訪了白云、黑土兩位老人之后的第六年,聽說這兩位老人的婚姻出現了危機,于是小崔決定親自出面調解一下。主持人報幕三人一出場,全場立刻掌聲如雷,兩位“老人”的裝扮著實有些可笑,趙本山“大爺”依然穿的是一身土里土氣的衣服,可是腳上卻穿了一雙晃眼的黑皮鞋;而宋丹丹的牙上依然貼著黑膠布,看上去像缺了兩顆門牙,不過身上的裝扮卻比趙大爺時髦得多,墨鏡、貂皮大衣、高筒靴……主持人小崔繼續發揮他的調侃功夫,卻不斷地被老兩口調侃,一打聽才知道,兩人鬧矛盾的緣由是宋丹丹的《月子》出版以后,覺得自己在村里是個名人了,所以有了愛面子講虛榮的壞毛病,而老趙卻依然本色如初,于是兩人產生了差距和矛盾。
在現場,兩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語斗得不可開交,其間笑料不斷笑聲不斷。不過,從三人的配合上看,顯然不是很熟練,中間還在一個環節上卡了幾秒鐘的殼。從包袱的設置上,也有些前緊后松,前面大多時間很搞笑,可是到最后顯然包袱不足,于是讓二老以二人轉收場,看著有點生硬不太過癮。
部分精彩臺詞
宋丹丹:“年沒見,聽說小崔你憂郁了?”
趙本山:“他那臉,過去是哭笑不得的,現在是緊急集合的。”……
宋丹丹:“我們這回是搭專機來的,我這貂皮大衣4萬多塊,女人,就要對自己下手狠一點。”
趙本山:“專機?對,坐拉磚的拖拉機過來的,她那衣服40塊錢一天租的,我這才10塊。”……
宋丹丹:“上次在老人院唱歌,剛唱了一首,七個老頭暈了六個,剩下一個院長握著我的手說:別人唱歌要錢,他唱歌是要命。”
趙本山:“你呢?上精神病院演講,一天一夜,效果那叫一個好啊,病人全出院了,可醫生都瘋了。”
娛記自白
我是怎樣混進春晚彩排現場的地獄。———摘自《秦小名言錄》
曾經,有業內人士將“打”進春晚彩排現場作為炫耀資本,沒想到,如今我這小小弱女子也能混進春晚央視一號演播廳旁若無人地走來走去與明星們照相合影。所以,我想讓那些已經打入春晚彩排現場和想方設法都還沒有打進去的哥們姐們,分享我作為一個春晚地下工作者這一段快樂而又驚險的經歷。
第一關:央視大門
春晚第一次彩排當天,小記我來到央視大門前,“東西北”三個門繞場一周之后,發現東門突破最為有利———車多人多,難辨真假。可仍有很多莫名其妙的人不能進去。那看門人實在“火眼金晴”,一副皇城根兒的大爺相,閱人無數,什么來頭的人一眼就看穿了。
頂著第一個被PK掉的風險,我湊到門口,說:“我是演員,×導已經給接待組的人打過電話,讓我進去送本。”那人端詳我片刻說:“什么節目啊?”大爺的,幸好腦花沒白長:“串燒組。”3秒空白,我旋風般闖過第一關———央視大門。刺激。
第二關:演播廳大門
那看門的武警哥哥簡直就是個“看條”將軍,只認條不認人,見條他就放人。我不敢在他眼皮下旋,終于等到一撥6人要進門,我忙擠到領頭的那人身后緊挨著,武警接過那人的進門條一看,問:“6個?”我忙在后面使勁點頭,于是,我進了,一進去就一個勁往后臺里鉆,至于這撥人最后一個能否進入,我也不知道。
第三關:明星嘴門
央視演播大廳真是熱氣騰騰。殷秀梅戴著大墨鏡、宋祖英穿著綠色翻毛皮衣。閻維文、王宏偉只顧自己“吊”嗓門。我隔著玻璃門試圖給他們拍照,他們都以各種優美姿勢轉身,躲避鏡頭。最后,被我照得有點抓狂的宋祖英說:“我叫你別忙。不急,不急。”長發美人眉佳一個人站在那里看節目單,上前一問,姐姐還真能說,什么都說,但基本上說不到重點。還有帶著腰病堅持彩排的黃宏,開始還挺配合拍照,最后,忍不住還是說:“我背臺詞呢,不要煩我啦。”隨后,就躲到樓梯邊認真背起了臺詞。
每隔一天的彩排,小記我都必須絞盡腦汁72變才能打進去。第二次我又打進去了,怎么進去的?俗話說得好,“徒弟學到手,師傅去討口”,妙處難與君說,我就不多講了,總之,只要開動小腦筋,就能殺出一片“春晚新天地”。駐京記者秦小
重慶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