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故事之——崔侍郎竭力孝母子為賢相
2006-07-05
崔沔,自幼就有孝順的天性。他的父親,很早就去世,母親
因為悲哭過度,得了目疾,十分嚴重,崔沔變賣了家產,遍請名
醫,為母親診治目疾,可是他母親目疾太厲害,終至醫藥無效,
雙目失明。自從母親成為盲人以后,他每日躬親奉養,至誠恭敬,
三十年如一日。凡是母親的衣食及一切用具,都依照氣候的寒暖,
適時供養,使老人家的生活過得很舒適,沒有絲毫的匱乏。每逢
美景良辰,一定要扶著母親到野外去游玩,呼吸大自然的新鮮空
氣,雖老母雙目失明,不能欣賞美麗如畫的風景,可是崔先生把
大自然的事事物物,描述得活龍活現,津津有味地講給母親聽。
以及社會上每日發生的動人新聞及趣事,也一一向母親有說有笑
的談論,解除老人晚年的寂寞,忘記了雙目失明的痛苦,樂而忘
憂,十分愉快。后來崔先生年齡漸高,官位亦尊,還親自與兒子
侄兒等,在庭園中種植了很多桃、李、橘、柿等果樹,使母親四
季都有新鮮的水果吃。到母親去世的時候,他悲傷得形容憔悴,
口吐鮮血。他為了報答母恩,晚年終身茹素。由于崔先生有高尚
的德行,所以官也做得很大,位至“中書侍郎”的職位,他的兒
子佑甫,也成為一代的賢相。(取材自《德育古鑒》)
【湘清按】感應篇匯編上說:“孝子事親,不可使吾親有冷
淡心,不可使吾親生煩惱心,不可使吾親有驚怖心,不可使吾親
生愁悶心,不可使吾親有難言心,不可使吾親有愧恨心。”像本
篇故事中的崔沔先生,于美景良辰扶親出游,對母笑談故事,就
是實行了“不可使吾親有冷淡心”,“不可使吾親生煩惱心”,
“不可使吾親生愁悶心”的孝行。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