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前,
昨天,北京市林業保護站副站長關玲介紹,周氏嚙小蜂雖然個頭只有1毫米,但身手不凡,它在被釋放后,憑借一身超強的本領,能迅速找到美國白蛾的蛹,然后用產卵器扎破白蛾蛹殼,把200多枚卵產在白蛾的蛹內,小蜂的卵以白蛾蛹的營養為生。20多天后,發育成熟的周氏嚙小蜂成蟲就能鑿破美國白蛾的蛹殼,飛向四面八方,繼續搜索白蛾的蛹,開始它的寄生之旅,白蛾幼蟲便憋死在殼中。
個頭1毫米,身手不平凡
昨天,5760萬身高1毫米的10億周氏嚙小蜂開始殺入北京房山林區,執行“剿滅”美國白蛾的任務。而此前,7200萬頭小蜂已經在大興打響了美國白蛾“殲滅戰”,預計今年9月前,10億周氏嚙小蜂將全部空降完畢,四處滅殺入侵北京的美國白蛾。
美國白蛾已經名列北京市防控危險性林木有害生物“黑名單”,成為本市重點“剿滅”的害蟲之一。周氏嚙小蜂則是美國白蛾的“死敵”。昨天,在釋放現場,負責小蜂繁育的北京西山林場林業生物防治研究中心的梁洪柱主任介紹說,周氏嚙小蜂是中國林科院教授楊忠岐在陜西發現的,雖然與“身高”8至15毫米的“大塊頭”美國白蛾相比,它的“個頭”只有1毫米,但卻身手不凡,有著快速、定點、高效、無任何毒害作用的特點。
據北京市林業保護站關玲副站長介紹,這種防治屬于純生物防治,對樹木、草地均沒有毒害和藥物殘留問題,更不會對養殖業、人類活動造成任何影響。北京已經對美國白蛾采取了空中、陸地精確聯合打擊。今年早春,本市采取了大面積飛防,使用生物制劑,使美國白蛾幼蟲不能脫皮,憋死在殼中。而在7月到9月則放出周氏嚙小蜂和赤眼蜂對美國白蛾卵進行精確寄生。同時,從6月開始還組織人力采用藥物、人工剪網幕、殺蟲燈等進行防治。
新聞背景
白蛾疫情遍布京郊
據了解,早在今年3月,國家林業局就宣布,在北京,美國白蛾疫區已由2004年的5個區縣的90個村(點)擴散到去年的9個區縣933個村(點),本市包括大興、順義、平谷、通州、懷柔、密云、昌平、朝陽、豐臺都有發現。而今年,房山、延慶、石景山三個區縣也遭到美國白蛾入侵。美國白蛾可直接危害的森林植物和農作物達300多種,其中,可能受到危害的北京植物達到100多種。據北京市林業保護站副站長關玲介紹,目前,北京在13個區縣監測到的美國白蛾的越冬代成蟲達到了30094頭,9個區縣監測到的幼蟲危害樹木14000余株。
新聞鏈接
嚙小蜂如何作戰
周氏嚙小蜂在被釋放后,憑借一身超強的本領,能迅速找到美國白蛾的蛹,然后,用它腹部鋒利的產卵器扎破白蛾蛹殼,把200多枚卵產在白蛾的蛹內,小蜂的卵在蛹內舒舒服服地開始了幸福生活。它們以白蛾的營養為生,20多天后,發育成熟的周氏嚙小蜂成蟲就鑿破美國白蛾的蛹殼,飛向四面八方,繼續深入搜索白蛾躲藏在其他地方的蛹,開始它的寄生之旅
來源: 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