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央視2005年度最佳雇主之一的百度,剛剛享受過學子的憧憬與向往,此刻卻面臨著質疑和唾棄。于是,副總裁梁冬、CFO王湛生輪番上陣,百度公司更是向媒體發表書面聲明,否認裁員不符合法律規定。然而,所有的言論,都充滿了自相矛盾。自然,倉促裁員后倉促引導輿論的百度,陷入了更加尷尬的境地。
就在我們期待著百度如何平息這場風波,讓大家看到一個負責任的百度,期待在媒體的呼吁和推動下,遭受百度不公平待遇的員工能夠保護自己利益的時候,百度突然向外界宣稱裁員事件有幕后黑手推動,并且直指這只黑手就是搜狐。
報道百度裁員事件的媒體共有數十家之多,做百度裁員最終報道專題的更不僅僅是搜狐一家。百度如此認定搜狐,而且在自己發出的新聞通稿中,“梁冬認為,百度希望該門戶網站以一種公平競爭的方式進行,事實上搜狐張朝陽多次在媒體上揚言搜狗在一年內趕超百度。”為何指責搜狐,不打自招。
作為行業媒體,搜狐IT頻道対行業的大事進行報道,并且制作專題,是一種媒體報道事件的責任,也是給公眾展現事實的義務。百度如此指責搜狐,而且作為中文搜索行業的老大,以搜狗為例證進行分析,其中端倪不難發現:百度在轉移視線的同時,利用輿論打擊競爭對手。
自從上市創造新高又跌落低谷以來,百度一直因為業績飽受詬病,Google和雅虎兩個國際巨頭加入中國戰場,更是讓百度寢室難安。對于隨時隨地宣揚自己更懂中文的百度來講,真正對百度構成威脅的,還要屬本土的搜索引擎,搜狗無疑讓百度最為頭疼。
雖然成立較百度晚上4年,但搜狗無論在品牌還是在產品上,都已經取得了相當的成就,發展速度明顯快于百度。曾經被百度視為鎮站之寶的音樂搜索,早已被搜狗奪去了領先地位,搜狗音樂盒更是讓百度難以匹敵。搜狗輸入法的推出,更是開創了搜索引擎的先河。
此時的百度,在一味地不問青紅皂白封殺網站,借以推廣競價排名來增加收入的同時,搜索的結果幾乎成了搜索引擎廣告展示,用戶體驗急劇下降。在產品方面,百度更是缺少亮點,曾經故作神秘而令業內好奇的百度空間,也并沒有像百度預想的那樣大受歡迎。而在廣受關注、倍受喜愛的地圖和本地搜索方面,百度甚至沒有自己的產品,只好通過同他人的合作來彌補不足。
有業界人士認為,顯然說明百度已經感覺到搜狗搜索的壓力,無論是搜狗40億網頁數量已經與百度持平,還是在查詢效果以及人才儲備和技術實力上,搜狗都令百度感受到巨大的壓力。最讓百度無法釋懷的是,三年前搜狗組建的研發中心,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成熟的技術團隊,其在核心技術研發上的實力已經不弱百度。
更值得玩味的是,Google和微軟因為企業搜索業務進行著真刀真槍地明爭暗斗,百度卻不惜代價,通過一次倉促地裁員放棄這一蘊含巨大價值的金礦,CFO王湛生甚至宣稱是為來“更好地專注于搜索業務”,百度在核心業務方面遭受的競爭壓力可想而知。而拒絕承認錯誤,轉而攻擊競爭對手,百度受到搜狗的競爭壓力不言自明。
來源:千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