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5類電視購物節目停播
工商總局指出,電視購物節目內容應真實、合法,標明推銷產品的經營、銷售企業名稱及有關產品審查批準文號。通知稱,近來,一些醫療機構在廣播電視醫療資訊服務節目中,隱含保證治愈內容,夸大診療效果,利用專家、患者名義做證明,誤導患者;一些電視購物公司在電視購物節目中夸大產品功能,特別是一些豐胸、減肥產品,以消費者使用產品前后形象做對比,使用不科學地表示功效的斷言,保證使用效果,損害了消費者權益,影響了廣播電視的社會公信力。因此自8月1日起,所有廣播電視暫停播出介紹藥品、醫療器械、豐胸、減肥、增高產品的電視購物節目,待有新通知后按照新規定執行。
節目不得與患者現場交流
同時,一些醫療機構還在廣播電視醫療資訊服務節目中,隱含保證治愈內容,夸大診療效果,利用專家、患者名義做證明,誤導患者。工商總局此次特別對醫療資訊服務節目提出“四不得”規定,指出醫療資訊服務節目應側重介紹疾病預防、控制和治療的科學知識,以醫生、藥師、專家等專業人士作為特約嘉賓進行的健康講座,不得在節目中宣傳治愈率、有效率;不得宣傳未經醫療界普遍認定和采用的醫療方法;不得播出專家或醫生與患者或家屬現場或熱線溝通、交流的內容;此類節目可以介紹特約嘉賓的身份、技術職稱及其所在醫療機構的名稱,除廣播電視設立的聽(觀)眾咨詢電話外,不得出現被介紹醫療機構的地址、聯系方式。
外地電視臺此類廣告多
工商總局和廣播電視總局要求,各地廣播電視局要立即督促、監督各播出機構按照本通知的要求整改落實,逐條自查自糾。對節目內容審查不嚴,并造成嚴重后果的播出機構,由廣播電視行政部門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予以相應處罰,同時追究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各地工商則加強廣播電視醫療資訊服務和電視購物節目中有關廣告內容的監管和監測,對違反法律法規的相關機構和企業依法查處,及時曝光典型案件。
昨天下午6時多,記者打開電視,發現不少電視臺上述類型廣告頗多,多是在外地衛視臺播出,如山西和寧夏電視臺就在播放迷你甩脂機,甘肅電視臺則在“強直性脊柱炎與健康”的健康導航專題里,大談“中國中醫藥研究中心強直性脊柱炎科研基地”的治療情況,并有與患者直接交流的電話。不過,記者同時也發現,美容祛斑類購物廣告雖不在此次停播范圍內,但仍然存在上述諸多問題,如“魅眼水晶”購物廣告也是拿消費者使用產品前后形象做對比,宣稱效果神速。
業內反響
北京公司稱嚴格按規定執行
昨天就此通知內容記者聯系采訪了相關業內人士,大部分人認為通知將對消費者和相關行業發展有利,還有一些人呼吁盡快完善相關法律。
中國教育電視臺廣告中心主任趙士勇說:“這個通知的出臺將有助于凈化電視熒幕,讓消費者避免上當受騙。
也是對去年11部委發文整治虛假廣告成果的進一步鞏固。下一步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另一方面要加強行業自律,經營者要有社會責任感。”據了解,去年4月21日,國家11個部委曾聯合下發《虛假違法廣告專項整治工作方案》,藥品、保健品、醫療器械虛假違法廣告成為集中整治的重點。
國內電視購物公司橡果國際的新聞發言人蔣宇飛稱,通知對整個行業發展是好事,也將增強公眾對電視購物的信心。“雖然此次通知對我們影響不大,但是我們將認真審視自己的產品,今后將嚴格按照通知精神去執行。”而作為通知所涉及的豐胸、減肥產品供貨商,昨天對記者的采訪三緘其口。一位豐胸產品供貨商稱,通知出臺將使得產品的營銷難度加大,接下來他們的產品將在符合國家規定上下工夫
來源: 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