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諾生命的決定--慈悲
慈悲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
懂得了慈悲可貴的人,就懂得去善待別人、包容別人,更懂得如何去愛惜別人。如果一個人連身邊的人都不懂得愛惜、去尊重,又如何能乞望他尊重于己無關痛癢的他人!“惜人者,人恒惜之”。
禪本無言,無言大美。但老禪師把他大悲之心,融入了這四句語中,無非是想告訴我們,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由于隨順習氣毛病,而助長貪、嗔、癡,導至煩惱重重,解脫束縛的唯一途徑就是放棄“自我”的執著。走向“自我”就是走向痛苦和錯誤。
惜人如己,好比一粒粒金色的種子,有慈悲心的滋潤下,心底的種子已悄悄開始萌芽,終有一天它會長成參天大樹,茁壯了自己,蔭護的蒼生。一個豐翼的人,才能為眾生遮風擋雨。
慈悲在本質上是一種意志行為,用自己的生命完全承諾不同生命的決心。她不是狹隘自私的心。反而會常常糾正人的狹隘性。當徘徊于迷途的時候,她會成為自己可靠的向導,是為眾生謀福利的偉大情懷。
如觀世音菩薩對佛言:“世尊!吾有大悲心者,當欲說之,為諸眾生得安樂故;除一切病故;得壽命故;得富饒故;滅除一切惡業重罪故;離障難故;增長一切白法諸功德故;成就一切諸善根故;遠離一切諸怖畏故;速能滿足一切諸希求故”。菩薩的無盡慈悲,即是對眾生的無限護佑、無限的柔情,是對所有生命承諾的決心,是通過慈悲與自覺開啟的智慧之門,是轉陋劣之心為明利之智、找回生命的活力與自信,是瓦解瘋狂憤怒、驅逐黑暗、使生命產生奇跡,彰顯生命里隱而不顯的天賦。是給人生定位,找到價值和力量的源泉。
品格決定人生,它比天資更重要。豐子愷是弘一大師的學生,有一段時間大師時常到他家里去,一個奇怪的動作,吸引了豐子愷。豐定有個藤椅,每次來他都坐在上面。然而,每一次坐上之前他都要輕輕的搖動一下那把椅子。有一天,豐子愷終于忍不住了,他問這是為什么。大師說:“這椅子里頭,兩根藤之間,也許有許多小蟲。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他壓死,所以先搖動一下,慢慢坐下去,好讓它們走開。豐子聽了,非常吃驚、感動。
生命是尊貴的,即使是蟲子的生命。這就是大德的品格,非天資所能成就,那是菩薩利眾的慈悲柔懷的品格。
我深深的敬仰著大師偉大、無私、承諾生命的決心。“為令眾生歡喜,則諸佛歡喜”的品格,更喜歡以一切大眾為利喜而令諸佛歡喜的清寂之心,他是那樣的高山仰止,是那樣的真實無欺,是那樣的令人動容…………
生命里缺少了慈悲的人,他的視野里的一切美妙景象都將變得黯然無光。
給自己的人生定位一份品格吧,那是你人生旅途的向導。
愛是不嫉妒 愛是不自夸 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處 不輕易發怒 不計算別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 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 凡事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