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趙麗莉)本報7月23日刊登的《李銀河為“一夜情”正名惹眾怒》的消息,引起了讀者的熱烈議論,不斷有讀者打新聞熱線發表自己的見解,有市民認為著名社會學家李銀河是在縱容“一夜情”,更多的市民質疑“一夜情”是道德的淪喪,還是個性解放?
“一夜情”有多少情?
曹先生時常會在西安城內的酒吧里一邊飲酒,一邊注意進出的女子,他如果發現漂亮的女孩,就會讓服務生送上一杯紅酒,而那個女孩在接到紅酒后,服務生通常都會指指他,當女孩注意到他時,他會舉舉杯示意一下。如果此時女孩拒絕接受紅酒的話,通常就沒戲了,而如果接受了,通常就是一場“一夜情”的開始。這時曹先生就會走過去,禮貌地打個招呼,然后喝酒聊天,最后順理成章地開房間,發生關系,之后各奔東西,互相之間一般也不會問對方的姓名、職業,因為他們只是各取所需。
王小姐在高新區一家軟件公司工作,現在已經27歲了,由于工作的原因,她上網的時間很多,所以她與網友的交流多過與生活中的朋友。由于本身也有需要,所以她也比較喜歡嘗試“一夜情”。她一般都是和一些有同樣需要且比較熟的網友聊到這個話題,而當雙方都有這個意向時,他們就會約好時間見面,如果感覺合適的話,大家就一起吃飯,然后開房。如果事后她感覺對方很不錯,自己和他在一起會快樂的話,她就希望交往下去,順理成章地步入紅地毯。可是至今,她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戀愛對象。
“一夜情”之男女觀點
反對者:
劉西安(工程師)男,出生于60年代:“一夜情”不僅對自己、家庭有破壞力,對社會也會有不良影響,因為不節制的行為可能會導致犯罪行為的發生,沒有可取之處,應該全盤否定。
王女士(婦女維權律師)出生于70年代:從法律角度來說,“一夜情”并沒有違反我國現行的法律;但從道德角度來說,“一夜情”有悖于正常的性觀念,不應該提倡;從婦女維權的角度來說,“一夜情”對婦女造成的傷害遠大于男性,女性在進行“一夜情”之前應該意識到這一點。
史葉媛(大學教師)女,出生于80年代初:我認為如果已婚男女發生“一夜情”就代表著背叛,是對配偶的不負責任,是對感情的極大傷害,也是放縱自己的借口。
許蕓(機關干部)女,出生于50年代:經常有“一夜情”鬧出家庭問題的,我勸大家不要因小失大。“一夜情”的行為畢竟是不符合道德觀念的。
李女士(新聞工作者)出生于70年代:堅決反對“一夜情”。人,首先應是一個有理智、有道德、有責任感的社會人,不管社會開放到何種程度,這個屬性是改變不了的。不應為了一時的歡娛而違背倫理道德。
支持者:
賀剛(網絡主管)男,出生于70年代末:我喜歡新鮮、刺激,我覺得一個人應該有各式各樣的人生體驗,“一夜情”也是一種體驗,所以我不認為“一夜情”有什么不對。
劉小江(酒吧領班)女,出生于80年代:我認為“一夜情”這種事情屬于別人的私生活,他人無權對其指指點點。
車翔雨(研究生)男,出生于80年代:“一夜情”很大程度上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也給人們極大的想像力。
馬先生(私企老板)出生于60年代末:人們的觀念變了,“一夜情”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沒什么大驚小怪的。
“一夜情”之后遺癥
西安市第三醫院的張醫生說,“一夜情”容易帶來性病、艾滋病的泛濫,嚴重影響健康,因“一夜情”懷孕墮胎的事件也屢有發生;如果是已婚男女發生“一夜情”,容易導致夫妻關系惡化,甚至婚姻破裂;多個性伴侶,會使性感受度下降,且面對各方壓力,心理也會產生陰影;據民警介紹,現在通過“一夜情”作案的案件很多,犯罪分子利用“一夜情”的可乘之機,設局要挾之事時有發生,市民要注意,不要圖一時之快,落入圈套。“‘一夜情’對人們的性觀念形成新的沖擊,也給傳統的家庭模式帶來危機”。陜西師范大學一教授指出,家庭是社會構成的最基本形式,家庭穩定是社會穩定的必要條件之一。而“一夜情”本質是對配偶的不忠,這是對傳統家庭模式的一種顛覆。“一夜情”最終的結果是影響社會的安定。來源:三秦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