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夏天,在眾多的真人秀節目中,“超女”依舊有獨立山頭的寒冷和孤獨。除了同質化克隆自己的節目,它看不到真正“真人秀”的巔峰。
2005年9月,“超女”謝幕后,湖南衛視招牌娛樂節目《快樂大本營》主持人經過“快樂三人行”最后90分鐘的節目主持,何炅留任《快樂大本營》做主持,李維嘉和謝娜則揮淚作別。創辦于1997年的湖南衛視老牌綜藝娛樂節目《快樂大本營》隨即開展全國主持人選拔賽,挑選補充新主持。這個“讓明星下崗”的動作,預示著中國電視“真人秀本土化”時代到來,至少體制上是這樣。
據了解,由于文化背景不同,“真人秀”要在中國生存和發展,除了體制上以外,內容和形式的本土化是一個必須正視的問題。怎樣在收視率與倫理性、娛樂性與社會責任之間尋求一種文化的平衡,隨即成了國內電視工作者亟待解決的問題。
電視節目研究策劃人、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冉儒學也是最早研究真人秀節目的學者之一,他認為,“真人秀”將電視娛樂的功能推向高潮,原創性、日常性和多樣性是我國真人秀節目的必然選擇。
《歡樂英雄》制片人孫吉說,真人秀節目真正落根可能會最終體現在題材上。目前歐美國家真人秀節目的發展有一個明顯的走向,那就是正由荒島回歸城市,由虛幻回歸現實,真人秀節目越來越接近社會生活,關注生活本身。像《學徒》、《天鵝》等等,節目制作人紛紛把鏡頭對準現實生活的種種細節。
依照孫吉的說法,本刊記者注意到,崔永元的《我的長征》卻是從城市走向荒野,而且它的社會價值遠大于活動本身。作為一個電視人,他在策劃上反歐美國家真人秀節目發展走向,應該是要從中國的真人秀的原點走起,正如他從長征的起點走起一樣。
未來“真人秀”不再秀
人們已經習慣去簡單的歸類,當崔永元開始運作《我的長征》時,媒體馬上貫之于“真人秀”。今年5月底,在“我的長征”路上,崔接受央視《東方時空》采訪時說:“你看看我們的隊伍。你看看我們做的事情,這是作秀嗎?”而此前,崔永元也曾向媒體表示:用長征作秀,太骯臟了。
4月10日,央視大型電視活動《我的長征》在京舉行誓師大會。崔永元現場透露,有兩家企業為活動捐助了2000多萬元。《我的長征》發起時,活動經費幾乎為零,連報名選手在北京面試所住賓館都是打的“白條”。崔永元透露,這些錢將用于長征途中,建長征小學、長征醫院等慈善資助。本刊記者連續關注《我的長征》的招員一直到目前在路上,發現這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節目,這個節目未必好看,但它在產生這一個節目無法達到的社會影響。據說,《我的長征》活動已經為沿途百姓放映了80多場電影,其他工作正在準備中。
同樣,在“真人秀”一直火爆的英國,也出現了一個類似的節目——《奇跡創造者》。據報道,制片人希望幫助的病人,是已經被醫生們放棄了,而且很窮,付不起“精英醫療”費用的人。這可能會是最受爭議的真人秀電視節目,但是對于絕望中的病人來說,這或許也不失為一線希望。我們發現,節目的運作環節上都是巨頭級的公司:這個節目在ABC美國廣播公司(ABC)的網絡上播放,《奇跡創造者》的所有權屬于沃特·迪斯尼公司,這個電視系列節目由夢工廠( DreamWorks)開發,而它的合作創立者是著名電影導演曾導演《侏羅紀公園》等大片的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 )。娛樂的會長斯蒂文說:“無論對于這個節目的評論如何,我們的確幫助了許多人。在如今這個時代,我們這個節目頗有意義。”ABC還聲稱,申請者不用互相競爭手術的機會。制片人也“強烈推薦”醫生們能夠繼續做已經做過的治療。
和以往重視結果的“真人秀”相比,這兩個活動更人性化,尤其是崔永元的《我的長征》對中國真人秀節目來說,意義更大。雖然崔永元的初衷確實是一個“真人秀”節目:讓飽食終日的城里人在艱難的路途上出丑。我以為這一定是一個有收視率的節目,但長征的理念讓這個初衷逃脫了“真人秀”的低級,而到一個高的境界。
崔永元這個飛躍,其實是中國“真人秀”六年來一次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