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館正在做一切該做的事情,我們為杜照宇準備了白色的百合,希望能用鮮花在機場為他送行。”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政治參贊陸京昨晚在接受晨報記者采訪時說。
據陸京透露,處理杜照宇善后事宜的國內工作組將在當地時間27日夜抵達特拉維夫本-古里安機場,他和使館全體成員都將去接機。28日當天,使館將陪同國內工作組前往聯合國控制地區,處理善后事宜。
在記者連線時,陸京參贊正在通過手機叮囑同事買花。記者問:“鮮花是為杜照宇準備的嗎?”陸京說:“是的。我們考慮了百合、菊花和馬蹄蓮,但想來想去,還是決定用白色的百合。一定要用最白、最新鮮的百合花。”
陸京說:“我們曾考慮過在大使館舉行悼念或送別儀式,但最后可能放在機場。只是這次國內工作組沒有坐專機來,可能要和機場方面好好交涉。”
當地時間25日夜,中國駐黎巴嫩維和人員杜照宇在黎南部地區遭以軍轟炸遇難。26日,中國國防部維和事務辦公室和外交部成立了6人工作小組,前往以色列處理善后事宜,并將護送杜照宇的遺體回國。杜照宇的妻子李玲玲也一同前往。
國防部維和事務辦公室還多次以不同方式與以色列方面進行交涉,要求以方做好善后工作,保護好杜照宇的遺體,保障我在黎維和軍事人員的安全。
據陸京透露,工作組到了以后,使館將全力以赴幫助他們同以色列方和聯合國方面協調、交涉。“目前,杜照宇的遺體由聯合國方面保存,畢竟他是一位維和軍官。”
杜照宇是國防部中校參謀,1972年11月出生于山東省濟南市,籍貫河北省景縣,碩士學位。他曾任中國駐印度大使館武官助理,于2005年12月被派往中東聯合國停戰監督組織執行維和任務。
家鄉人追憶遇難維和人員杜照宇 “他是父母的驕傲也是家鄉的驕傲”
孝順的兒子、勤奮的學生、真摯的朋友——這是父輩、老師和同學眼中的杜照宇。他在黎巴嫩聯合國維和行動中遇難。在他的家鄉山東省濟南市,杜照宇的名字迅速傳遍了大街小巷。
北京時間26日凌晨,以色列轟炸了聯合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位于黎巴嫩南部的一處觀察站,造成包括杜照宇在內的4名聯合國觀察員罹難。
現年34歲的杜照宇出生于濟南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是一名中校軍官,曾擔任中國駐印度使館武官助理。
2005年12月,他被派往中東聯合國停戰監督組織執行維和任務。他的妻子李玲玲也是一名軍人,家中有一個不滿兩歲的男孩。父親杜戰是山東省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的一名研究人員。母親趙茂華在山東省科學院從事財務工作。
杜戰的同事殷炳來說,杜戰夫婦育有一兒一女,相處十分和睦,家庭氣氛非常好。他們勤勤懇懇工作了一輩子,對子女要求十分嚴格。
“我們住在一個大院里,基本上可以說是看著杜照宇長大的。小宇學習刻苦,對人有禮貌,性格比較文靜,是我們院里同事教育孩子的榜樣。”他說。
殷炳來告訴記者,杜照宇父母的身體都不好,這件事不知會給他們帶來怎樣的傷痛。
杜戰的同事王曉云說:“杜照宇是父母的驕傲,也是我們全院的驕傲。父親杜戰每次說起兒子,都是一臉的自豪。”
杜照宇父母一直定居在濟南,杜照宇有了孩子以后,老兩口主動去北京幫助照看孩子,已經有一兩年沒在家了。在杜照宇父母家的院子里,正在乘涼的一位老大爺說:“杜照宇一家都是十分樸實的人,老夫婦倆都是熱心腸,日子過得很和睦。誰能想到,這么遠的事竟然發生在我們熟悉的人身上!”
杜照宇曾在濟南市第七中學就讀。他的高三班主任隋宇為說:“我是昨天晚上知道這個消息的,心情很悲痛。杜照宇這個孩子很好,在學校里不是很張揚,學習一直不錯,各科均衡發展,尤其喜歡英語。”
殷寧是杜照宇的初中同學,曾與杜照宇坐前后桌。他回憶說,杜照宇是一個很單純、很真摯的朋友。初中時他個子很矮、很瘦弱,喜歡看書,學習成績好,樂于助人。
“得知他犧牲的消息,我很震驚,馬上通知了20多個同學,大家都哭了。”他說。
杜照宇的童年伙伴李皓冰對記者說:“中東的戰火,以前對我來說,只不過是國際版上的新聞。杜照宇在戰火中離去,使他成為新聞的主角,但我卻無法把這當成一條新聞。”
![]() |
聯合國總部今天下半旗向在黎巴嫩以身殉職的維和人員致哀。安南秘書長則致函聯合國員工,贊揚在黎巴嫩的全體聯合國員工的勇敢和敬業精神。安南在信中表示,他永遠為聯合國員工祈禱。
安南在信中說,聯合國維和人員在黎巴嫩不幸遇難,是對聯合國大家庭的一大打擊,聯合國全體員工和犧牲者家屬們一道悲傷難受,并一起期盼失蹤者的平安返回。
安南說,聯合國正在盡一切努力把在黎巴嫩的聯合國工作人員轉移到比較安全的地帶,并對那些不得不在危險地區工作的員工盡量提供保護。
安南在信中還談到他昨天在黎巴嫩問題羅馬會議上提出的解決問題的三要點:立即停止敵對行動、建立通向持久和平的政治框架、為黎巴嫩重建提供一套經濟方案。
安南說,他已呼吁以色列和聯合國一起對導致聯合國維和人員遇難的事件進行聯合調查。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