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什么是年輕人?在傳統和社會進化的過程中,不難發現,他們的字典里更多是玩耍、享受、貪圖安樂、放蕩不羈、吸煙喝酒、吊兒郎當、嘲諷世俗、特立獨行、恃才傲物、桀驁不馴等,這種瘋狂個性才更是其本色做派。因為精力過剩和不愿滿足是他們的生理、心理特點。不要因為個別年輕人踐踏了道德底線而不知羞恥、堅持羞恥,就對這個群體階層用“威嚴大帽”來否定,進而進行整體性否定。誠然,郭敬明之類的“沒有羞恥”的確讓人痛心,但我更愿意用“短暫性落后”來認識之。
換言之,年輕時代,誰沒有做過錯事,美國總統布什據說是“浪子回頭”的典范。年輕時候的布什也做過許多荒唐的事,可當浪蕩者真的精神覺醒后,還成了美國總統。
所以,逆反少年和另類出格者,不是“道德狼”,不是兇狠毒辣的“精神動物”,他們張牙舞爪揮動五顏六色的“另類大棒”,只是想向社會證明自我存在和不同尋常,他們想用所謂的“顛覆傳統”制造聲勢,充其量,這種所謂的另類只是一種“道德羊”胡亂撒歡而已,根本不會對傳統道德和社會秩序構成威脅。如果傳統觀念將他們“打入另冊”,不但不能激發“回頭是岸”,反而會讓他們滋生逆反和對抗心理,“繼續堅持錯誤”。
不要害怕他們會繼續堅持錯誤,禍害社會,在時間自我修補、道德進步中,肯定會進行與時俱進的觀念更新。只是需要一個進化過程而已?!氨举|的不壞”就決定了他們早晚會從邊緣價值觀回歸到主流價值觀,從所謂的“浪蕩不負責任”回歸到“責任人物”和“道德楷模”。將來的“回頭是岸”與今天的這個“道德失誤小插曲”相比,社會何必老是用“道德高僧”的“道德至上”拒絕他們的“未來從良”呢?
往深處挖掘,在對待80后之類的“問題少年”上,傳統立場一貫就是批評批評再批評,這種蓋棺定論的立場也表明,傳統文化的寬容元素不夠豐富和坦蕩,甚至可以說是具有寬厚的自私情結,這與民族文化背景中的“道德大一統”、“文化大一統”乃至“精神大一統”是一脈相承的。正是在這種局面中,多元化、多層面、多角度的人才和問題才屢屢被我們的“統一口徑”取代了。都說時代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競爭觀念,需要百家爭鳴的思想局面??晌覀儗ξ磥砭置娉錆M無限轉機的“問題人才”都不能寬容,又能指望什么社會觀念得到改善呢?
所以,以此為契機,不僅“道德高僧”們需要反思,社會觀念和思維認知也需要反思。用一把寬容的尺子丈量這些“問題少年”,給予這些“道德狼”寬廣的草原碧野,讓他們盡情撒歡,他們最終會給我們一個滿意的回歸。不能保證全部,至少絕大多數“問題少年”都會這樣自覺轉化的。
文章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