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31日,霧天中的北京建外SOHO建筑群。
2006年7月31日,工人在北京建外SOHO的樓面作業。
昨天上午,本市出現夏季少見的災害性天氣,雷擊、大風、濃霧、暴雨四大災害性天氣攜手襲擊京城,這在今年尚屬首次。上午8時45分,市氣象臺發布暴雨黃色預警,市防汛指揮部發布汛情黃色預警,全市啟動防汛三級應急響應狀態。截至昨天17時,全市平均雨量14毫米,最大降雨點位于順義區天竺地區,為115毫米。
氣 象
大霧與海上水汽有關
市氣象臺昨晨6時發布天氣預報,
發布暴雨黃色預警
昨天上午8時,本市出現強降雨天氣。8時45分,市氣象臺發出暴雨黃色預警:本市中部、南部地區出現強降雨,預計6小時之內,本市將出現50毫米以上的大到暴雨。其中,城八區以及大興、房山、通州,都出現暴雨。氣象專家表示,由于此次降雨的對流云團勢力強大,不斷碰撞出電閃雷鳴。同時,此次雷電的范圍很大,幾乎覆蓋全市,并且持續時間長,呈現連續悶雷的現象。昨天降雨過程中伴有大風,瞬間最大風力能達到6至7級。
霉變指數為入夏最高
市專業氣象臺發布消息稱,昨天霉變指數為3,屬于容易發生輕度霉變,是今夏以來霉變指數最高的一天。據介紹,霉變指數共分四等20級,如果氣溫達到35℃以上,而相對濕度在80%以上,很容易產生霉變。對北京來說,夏季霉變指數一般不會超過7。
當霉變指數為0時,一般不易發生霉變,當霉變指數為1-7時,易發生輕度霉變,這時物品要通風降溫,降低霉腐速度。當霉變指數為8-13時,易發生中度霉變,物品要放置低溫環境中存儲;當霉變指數為14—20時,會發生重度霉變,這時物品宜放在密封環境中,防止潮氣侵入而加速霉變。
空氣濕度最高達95%
市氣象臺專家稱,昨天本市空氣相對濕度最高達到95%,空氣中水分幾乎飽和,創入夏以來最高。由于強降雨影響,昨天的最高氣溫由預報中的32℃下降至24℃,這將使人們從連日的悶熱中徹底解脫出來。專家稱,7月28日、29日兩天,由于空氣濕度大,居民家中的被褥明顯感到潮濕。氣象部門預測,未來一周,北京的降雨天氣依然比較多,預計今天(1日)至3日以及5日,京城都可能出現雷陣雨或陣雨天氣。
雨 情
全市范圍普降中雨
昨天,本市普降中雨,部分地區降大到暴雨。截至昨天17時,全市平均雨量14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門頭溝、房山、順義、大興、通州、平谷、城八區和密云局部地區,最大降雨點位于順義區天竺地區,為115毫米。
此次降雨過程,城區香泉環島、北太平莊、肖家河橋、大鐘寺東向西輔路、機場高速路航空橋、馬家樓橋、石景山北辛安路金安橋、東三環三元橋外輔路等路段出現短時積滯水。機場路收費站到機場段由于地勢低洼,積水嚴重,最深處達到1.5米。截止到昨天14時,所有道路恢復通行。
啟動汛情黃色預警
昨天上午7時,西部房山蒲洼地區開始降雨,8時左右,造成降雨的云層轉移到城區,大部分地區下起中雨。8時45分,市防汛指揮部發布汛情黃色預警,全市啟動防汛三級應急響應狀態。
根據北京氣象臺16時45分的天氣情況,造成北京城區和南部地區的暴雨云團已經東移,18時25分解除黃色預警。
■解 讀
7月雨天實為21天
昨天,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氣象專家孫繼松介紹,7月的雨天應該是21天,并非部分媒體所刊登的28天。
他說,全市的降雨天數不應以某個點下雨為準,比如說懷柔下雨并不等于全市都降雨。統計降雨天數應以靠近城區的南郊觀象臺為主。據統計,7月的降雨天數應為21天,沒被列為降雨日的分別是2日、3日、4日、6日、7日、14日、16日、20日、21日、30日。孫繼松介紹,常年7月降雨日的天數平均為21天,和今年相同,所以不能說,今年7月降雨破紀錄,比往年多。
就各區縣的降雨量而言,今年7月海淀、石景山、門頭溝等區縣的降雨量較多。
7月雨多的原因
市氣象專家分析說,自6月末開始,在華北地區上空的暖濕氣流逐漸活躍,同時北方南下的冷空氣也愈加頻繁,降雨開始呈現增多的趨勢。而每次降雨過后,大氣相對穩定,水汽滯留在空中難以消散。
進入7月,白天增溫迅速和空氣濕度越來越大,形成兩大格外有利降雨的條件。之后一旦有小股冷空氣入京,陣雨或雷陣雨就在所難免,造就了7月的雨天較多。
應 對
■市防汛指揮部
上周五已發布預警
據介紹,昨天的降雨本市早有準備,從上周五開始,市防汛指揮部就向全市77個防汛分指揮部以及山區泥石流易發區、城區危舊平房區的各個負責部門發布了預警信息,做好了應對的充分準備。昨天,公聯公司、環衛集團、自來水集團、首發公司等八支搶險隊均及時趕赴現場應急排水,豐臺、石景山、海淀、朝陽、順義、大興等防汛辦公室現場組織,交管部門提前進行交通疏導,各路段積滯水均及時排除。山區未出現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城區危舊平房未出現倒房傷人事件。
■公交
13條公交線因雨繞行
昨天,本市的強降雨影響部分經過低洼路段的公交線路,337路等13條線路甩站繞行。市公交集團的100個防汛小分隊加強了值班,在有公交線路行駛的低洼路段、立交橋和城鄉接合部公交公司加強了看守,只要出現積水影響正常運營,立即通知運營部門采取繞行措施。各調度室也及時掌握路況信息,并根據客流情況適時采取加車措施,公交集團共準備了200部機動車。從8時到16時,本市共有13條公交線路因雨臨時繞行,包括:337路、833路、813路、354路、996路、353路、379路、966路、804路、727路、752路、852路、323路。本報記者 王一波
■交管
11處路段因積水斷路
昨天上午,市交管局啟動雨天交通疏導方案,截至14時還有11處路段因積水斷路,因霧大能見度太低的南六環于清晨被臨時關閉。據統計,從8時至17時,“122”報警臺接事故報警1455起,擁堵報警840起。截至14時斷路點段為:機場高速東營橋下、機場高速迎賓橋下、京順路東辛店橋下、馬家樓橋西側主路、北辛安路金安橋下、機場高速航空橋下、機場高速滑行橋下、機場貨運路、天竺藍天大廈路口、順義南二環米各莊鐵橋下、大鐘寺東向西輔路。
這些路段因積水斷絕交通后,交管部門立即通過媒體、室外屏來播報信息,誘導車輛通行。另外,南六環于9時45分開通。 本報記者 錢衛華
■衛生監督所
發出飲用水安全預警
針對近日連續大雨,市衛生監督所昨天發出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預警。天降暴雨時,地下二次供水設施要派專人看守。衛生部門要求,對設在地下的二次供水設施,供水設施管理責任單位在天降暴雨時,要派專人看守,一旦有雨水灌入,及時排出。對設在室外的二次供水設施,供水設施管理責任單位要加強檢查,注意水箱是否有破損、封閉不嚴等情況。衛生監督所提醒市民,要及時觀察家中生活飲用水水質的變化,如水質的顏色、有無異物等等,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報告相關管理部門。市衛生局投訴舉報電話為:65066969。
來源: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