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海拔4000米以上,舉目遠眺,山勢綿綿不斷,可那如濤天波浪的高山,卻在太陽凌厲眼神的炙烤下,幾萬年如一日地過著“衣不蔽體”的生活,當我在這些山脊邊緣走過時,觸目皆只有黃黃的硬硬的草梗,長在密密擠擠如小土丘一樣的牛糞上,不確定起伏的地表甚至時時露出它猙獰的傷痕——廣闊的巨石陣,當人在石頭與石頭之間磕磕絆絆走過時,分明聽到石頭底下,冰雪融化淙淙的水流聲。
適合人群
只要你的身體素質還好,到西藏已有一些日子了,適應了高海拔之后,不介意忍受在高原行走肺部使勁兒吸張依然感覺所獲無幾的痛苦,你就可以走這條線路了。因為沿途沒有太危險的路段,爬升緩慢,而且岔路較少,如果不是海拔高,應該是條比較輕松的徒步線路。
出行準備
因為途中要露營兩天,所以要帶齊帳篷、睡袋、防潮墊等露營裝備,并且注意保暖,因為有一天晚上要在海拔4700米左右的高地過夜,高原的夜晚可不是開玩笑的,如果因寒冷而無法好好休息,第二天再上山會特別辛苦。另外,途中至少要背上兩天的干糧。
拉薩—甘丹寺—黑布村
朝著太陽升起的方向
我們的行程就以拉薩為起點吧。天蒙蒙亮車子從拉薩出發,朝著太陽升起的方向行駛,前方越來越明亮,走了約兩小時光景,爬上一段坡,就看到山頂一大片紅墻白墻相間的藏式建筑。這就是甘丹寺了!逗留一個上午,把寺廟游遍,下午兩點,沿著寺廟前的一條小路上山,這一天會走得特別辛苦,因為身體還沒適應在海拔4000米的高地運動。四周的山光禿禿的,紅白間的甘丹寺在身后越變越小,20分鐘后,在第一個拐彎處最后眺望一次親愛的拉薩,就要義無反顧地闖入山里了。
一路攀爬,山路碎石嶙峋,天藍得像一池藍瑩瑩的淚,似乎就要崩塌下來,把人壓扁在斑駁的黃草皮山上,五月,山上的綠意,微薄得幾乎無跡可尋,想六月雨季來臨,坡上山花爛漫,這一路才可能有些活氣。爬上一個山頭,看到遠處更深邃而荒涼的山,白云無語。一路腦海里雜亂的聲音開始四處逃逸,走了三個小時,到達黑布村。一群剛出生的小羊羔屁顛屁顛地跟在身后。在這里就可以住下了。
重點推薦:甘丹寺
甘丹寺與哲蚌寺、色拉寺合稱“三大寺”,藏族的孩子想進甘丹寺當僧人,就像我們考北大或清華一樣困難。最有意思的是可以去僧人的課堂上旁聽,用過午飯,近十二點光景,整個寺院的僧人整齊地穿戴起來,從各個角落涌出,魚貫進入措欽大殿。在大殿內各自找位置坐好,坐在正中的老師就開始用老牛一般的聲音唱起經文,然后整個大殿此起彼伏地響起跟讀的聲音。唱經唱到一半,小僧人們像突然捕獲某個暗號,一下子全從座位上跳起來,“蹬蹬”地“逃”離課堂,不明就里的人還以為他們逃課去了,過了好一會兒,看到每人手里提著一個大茶壺回來,然后口里喃喃自語的僧人們相繼從懷里或布袋里掏出碗,才知道他們是取酥油茶去了。念完經,僧人們開始和著酥油茶吃藏粑。吃完再繼續念。這就是他們的午餐。
實用資訊:
交通:從拉薩去甘丹寺的車票,在大昭寺正門右側有售,買10元的單程票就可以了。忘記提前買票也沒有關系,你只要出發當天記得在7:30前趕到大昭寺廣場前,就能趕上班車,上車后再買票也沒問題。還有更早一班車在6點準時開出,也可以趕乘這班車。
飲食:在甘丹寺進門處有小吃食,面條3元,酥油茶和甜茶都是小壺4元、中壺6元、大壺8元。在這兒可以補充購置一些路上的食物。
門票:35元/人
雇請向導:可以在甘丹寺處聯系向導,最好能找到懂一點漢語的,否則路上交流成為問題,不但少了很多樂趣,而且可能連基本的信息都難以獲得。甘丹寺的向導開價是人30元/天,牛35元/天,要把他們回程的費用也同時支付。事實上可以把全程費用砍到250-270元。但切記千萬不要聽取向導建議提前支付一部分費用,這樣的話走到黑布村他就會把你“賣”給另一個向導,而這個向導可能是完全不懂漢語的!
黑布村—舒卡拉埡口—下山后扎營
飽受高原考驗
黑布村是個看不到任何商業氣息的小村子,有電燈,卻見不到電視機的蹤影,每家人每天干的事情,就是放羊放牛種莊稼紡羊毛。每頓就著馬鈴薯吃飯,青稞酒和酥油茶卻是整天沒完沒了地喝。在唯一的小學里教書的老師說,這里一戶人的年平均收入,上報的是一千元,實際可能還沒有這么多。這個數字很驚人,但這里的藏民卻也在這藍天下,年年歲歲地過著平靜的日子。
這天的行程比起前一天,就更加艱苦了。不懂漢語的藏民比劃出喘粗氣的模樣。事實證明,這海拔果然把人折磨得想要窒息。沿途牛糞是數不盡的多,多得把地貌都給改變了,地表密密地排列著一團團的干牛糞,每個在那里存在的歲月,可能比把它們踏于腳下的人還老,草都愛長在牛糞,于是人便只好走在硬邦邦的草根上。舒卡拉埡口海拔有5256米。上這個山前得爬過一段可怕的石頭路,山上的風如猛獸一樣向人撲過來,又干又冷,人不能停止呼哧呼哧地喘氣,可喘不了多久,整個喉嚨就干得像要結成石塊了,吸進過多冷風進入體內,從肺到胃,整個兒都被鼓得脹脹的,就是沒有足夠的氧氣進入血液循環。時間仿佛在腳下凝固,最終磨蹭上到頂端,人連腦袋都不靈光了,然而看到用虔誠堆砌起來的瑪尼堆,還是撿一塊石頭擱上去吧。
實用資訊:
雇請向導:其實可以不在甘丹寺雇向導,來到黑布村再雇也可以。這里的村民大多不懂漢語,但費用卻收得異常便宜,他們承諾把客人從黑布送到隆郭,只收130-160元左右的費用。找向導可以請村長聯系,他會講一點的漢語,但村長會把數算得很精。也可到飄著國旗的小學里找老師幫忙,他能講很好的漢語。
扎營地點:過了埡口后有一段很急的下山路,碎石很多,要注意腳下,不要踩錯了滾到山崖下去。沿著山路下行,會看到下面一條極燦爛的河,反射著無數夕陽金黃的光芒。下到山谷,這里有河流經過,可以在這片草甸上扎營,如果體力允許,還可以往上再走一段,草甸的上一層也還是草甸,陽光耀得眼睛睜不開,在這片寧靜而安詳的草甸,萬籟俱寂,只有光線布滿周圍,牦牛遍布山坡,你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到了天國,心底一片澄明。
食宿:晚上只有自助,勤快一些,就與向導一起生火煮東西吃,懶的話就啃干糧應付過去。夜里睡帳篷。
扎營處—赤圖拉埡口—山腳扎營
如果“純潔”有形體
在太陽還沒出來之前,空氣都是冰的。裸露在空氣里的手被凍得發紅,而且還很痛。沿著前進方向的左邊山路。一路植被都很厚密,如果草是綠的,不知該有多美。上了一個小坡后,視野豁然開朗,左前 方的湖面結冰,像一面清白的銀鏡子,右前方的河流,變成一條白色的冰川,如白玉一般。一路前行,稀薄的空氣沒有傳來任何的聲音,這地方連鳥兒也飛不上來,只有像大石頭一樣的牦牛,偶爾扭過來頭來,不感興趣地瞅一眼氣喘吁吁的過路人。由于前一天沒有下降太多,海拔5228米的赤圖拉埡口走三個多小時就爬上來了。經過一晚的適應,這天攀爬就沒有前一天難受了。
山頂除了青黑色的巖石,什么也沒有,跨過這硬朗的頂端,才準備下去,被突如其來的美景猛然擊中,一眼望去,山除了碎石依然一無所有,可那遍布凹凸不平的碎石背后,隱隱透著褐紅土黃等略帶嫵媚的顏色,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那粗糙不平的山的懷抱里,竟是像牛奶一樣白的雪湖!一路往下走到湖邊的時候,更是被那種耀眼的白驚呆了,如果“純潔”一詞是有形體的話,我能想到的,就只有這個湖的驚艷。
海拔降低后,沿途植被漸漸茂密起來,我們走的時候,漫山遍野的杜鵑花都掛上了黃黃的小花蕾,不知道六月杜鵑盛開之時,會是怎樣的明媚春光。
實用資訊:
扎營地點:下到灌木林后,沿途一直有溪流,在山坳的一片草原上,有前來放牧的藏民駐地,從此處開始,路已逐漸平緩,可以在此處扎營。也可以再繼續往前趕一小時左右的路途,過一條獨木橋后,往上爬一段小坡,下坡后又是一處人間天堂,此處四周被山包圍,河流在一旁林子邊流淌,周圍都是一人高的杜鵑花樹,傍晚的陽光正好把整個樹林照亮,晚上圍著篝火聊天,滿天的星越看越多,清亮地閃著銀色的光芒,特別舒服。
飲食:再度過自力更生的一晚。
扎營處—昌達村(ChanDa)—隆郭村(NyuongGo)—桑耶寺
坎坷兩日,又見坦途
經過兩天行路的煎熬,這天的路簡直可以說是坦途。沿著河谷一直走,沒有任何坡度,植被又茂盛,到此已經能看到活過來的綠色了,河流的水白花花的,風光十分好。走約摸一個半小時,到達昌達村,拖拉機在這里已經可以通行了,不過向導的規矩是把客人送到隆郭村,也就還有一小時路程,沿途能看到反方向趕馬進山的藏人,相遇說一聲“扎西德勒”,交換一個笑容后繼續前行。漢語在隆郭村的通行程度比黑布要好多了,上了小學的小孩子都能講很好的漢話,可以不失時機地也向他們學幾句藏語。在這里上拖拉機,一路把人上拋下篩,遠遠看到了桑耶寺的金頂,真是美不勝收。
重點推薦:桑耶寺
桑耶寺是藏傳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寶俱全的寺廟。它的建造與吐蕃第五代贊普赤松德贊振興佛教的舉措息息相關。赤松德贊從印度迎請高僧寂護,從烏杖那國請來密宗大師蓮花生,桑耶寺的建造,產生了許多蓮花生大顯神威的神奇傳說。據說赤松德贊當年急于見到寺廟建成之像,蓮花生大師運起神功,在自己手心變幻出寺院的幻影,驚得國王大呼“桑耶(意即出乎意料)!”才有了今天寺院的名稱。
全寺建筑按佛經中的大千世界布局,中央為世界中心須彌山,由一座藏、漢、天竺三種風格的鄔孜大殿代表;大殿南北又建太陽、月亮兩殿,象征宇宙中的日、月雙輪;鄔孜大殿四個角上分別建有紅白綠黑四座佛塔,代表四大天王;大殿四周均勻分布著4座大殿8座小殿,表示四方咸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寺廟建筑群外圍是一道圓形的圍墻,象征著世界外圍的鐵圍山。整個寺廟的布局又和密宗的曼荼羅(壇城)有幾分相似。
實用資訊::
交通:在隆郭村搭拖拉機,租一輛車價格100元,可以講價到80元,拖拉機后廂能坐多人,周圍打聽一下有沒有愿意一起包車的,可以平攤費用。
住宿:桑耶寺周圍是金黃的沙漠,可景色奇特就奇特在,沙漠里不但有河流,還長著綠色的樹林。如果覺得還不夠過癮,可以選擇在寺院后面的樹林里露營。或者住寺院招待所,五人間15元/人,人多能砍價。
飲食:寺院東門外有幾間藏味餐廳和川菜館,到此就不用再為吃喝發愁了。
桑耶寺門票:40元/人
桑耶寺—青樸修行地
體驗修行
你要是對自己的體力還有信心,可以徒步前往青樸修行地。從桑耶寺東門出發,一直向東,沿途經過桑耶派出所、鄉政府。走過鎮外的海布日神山后,走過公路右側的一排房屋,前方約三百米處有一座公路橋,過橋后離開公路向左下到一條簡易公路上,沿著這條簡易公路一直走,大約用5~8小時左右(看個人體力和毅力),抵達青樸修行地。
上山以后,公路開始左盤右繞,可以不跟著公路來回盤繞,認準東北方向直線往上爬。戈壁灘似的荒地和盤山路都是厚厚的沙土路面,浮土約有一寸來厚。風起時,沙塵漫天,遮空蔽日,連眼睛都睜不開。而太陽在頭頂,簡直要把人曬成干,可知修行還絕對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只是走完這一段路,好似自己也得了一點修行一樣。
重點推薦:青樸修行地
青樸位于桑耶寺東北15里的納瑞山腰,海拔4300米?!扒唷敝府敃r這里的青氏家族,“樸”是山溝上部的意思。青樸所在的山溝呈“N”形,三面環山,南面逐漸開闊。山上流水潺潺,草木茂盛,鳥類繁多,置身其中,儼然是一個面貌截然兩樣的西藏。因蓮花生、赤松德贊、百若扎那等吐蕃時期的名人最先在此修行,而且此地環境幽靜,吸引后世不少高僧大師赴此修行。青樸與桑耶寺同負盛名,人們認為到了桑耶不去青樸,就等于沒到桑耶。相傳這里有108座修行洞、108個天葬臺和108眼泉水。
實用資訊:
交通:如果是節假日,桑耶寺每天早上五六點鐘都有東風大卡車搭載朝山的老鄉去青樸,來回10元/人,不過車上裝的人用“水潑不進”來形容絕不過分。平時則間或有車去青樸,主要看人多不多。包一輛東風貨車,價格在200~300元上下。雖然路程不足十公里,但一般要開一個多小時,只因為路況實在是夠爛??梢赃x擇坐車去、走路回;或者走路去、坐車回,這樣安排時間,正好一天用完。
住宿和飲食:山下山南地區旅游局辦的桑耶鄉村旅游服務中心有吃的,中午可以在那里解決,如果吃飯時分你正在渺無人煙的地方走路,就只好啃自己的干糧了。
晚上回到桑耶鎮上住宿。
桑耶—拉薩
回到拉薩
早上8點,從桑耶寺有出發回拉薩的班車,車行一路,山南的荒漠美得扣人心弦。約四個小時,回到拉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