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從市衛生局獲悉,
為了解決居民的“心病”,市衛生局設想今后有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設立專人為居民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如果社區居民有心理咨詢需求,而該社區醫院缺乏專業人員,市衛生局也允許外聘專業人員開展此項工作。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設專人接受居民心理咨詢
權威發布★市衛生局
記者昨天從市衛生局獲悉,根據市衛生局對人大代表建議的答復,本市將逐漸在社區進行精神衛生管理。今后,不但精神疾病患者可在社區進行康復治療,有心理困惑的普通居民也能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獲得心理咨詢。市衛生局表示,還將建議醫保部門將部分精神治療費用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調查顯示,北京市正式戶口的人群中約有60萬人曾經或正在患有抑郁障礙疾患,但62.9%的抑郁障礙患者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今年“兩會”期間,有市人大代表建議“在社區衛生服務站設立心理衛生咨詢服務項目”,日前,這一建議得到了市衛生局的答復。
據市衛生局疾控處工作人員介紹,社區開展心理咨詢將以“使社區居民能夠不出社區就享受到心理衛生服務為努力方向”,將精神衛生工作納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工作中。
據了解,以往有心理問題,市民只能到大醫院或是專科醫院就診,而且一般人群對心理疾病也存在恐懼或歧視心理。為了解決居民的“心病”,市衛生局設想今后有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設立專人為居民提供心理咨詢服務。該名專業人員必須接受過相關的精神衛生和心理咨詢培訓,可以幫助居民排解心理問題。如果社區居民有心理咨詢需求,而該社區醫院缺乏專業人員,市衛生局也允許外聘專業人員開展此項工作。
市衛生局同時在答復里表示,“將與醫保部門聯系,努力將心理咨詢服務列入醫保報銷范圍,使心理衛生咨詢服務能夠可持續發展”,同時“積極申請財政專項經費支持”以解決咨詢費用。
據悉,目前朝陽區一些社區醫院已經開展了相關咨詢服務,西城區和朝陽區也試行了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區管理。
來源: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