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初三畢業生有12.5萬名,
針對目前存在的“普高熱”,王大平建議,有些分數偏低的考生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學校,不一定是所有的分數都上高中考大學。考生和家長在后面選擇補報時選擇理智一點,要根據孩子的情況來選擇合適的專業。據介紹,由于志愿、身體或面試不合格等原因落榜的中考生將在8月中旬有機會進行志愿補報。屆時,市中招辦將把沒有錄取滿額的學校和專業全部向考生公布。
“只要夠分數、夠計劃就可正常地錄取。”王大平分析,中考退檔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錄取當中,招生學校在檢查考生的報名單和打印材料時,主要針對學生體檢方面進行檢查。如考生報考普通高中住宿學校時,要求不能有傳染病。另外,一些中專技校在體檢中將出示一個結果通知書,通知書明確告訴考生適合報哪個專業,不適合報哪個專業,對視力、身高、辨色力有要求的專業都會進行檢查,如發現有差異,學校可以要求退檔。
核心提示
高招調劑名額未經批準沒有學歷
本市高招目前逐步進入尾聲,社會上一些教育或招生咨詢公司聲稱手握高校調劑計劃,誘惑家長和考生通過花錢買指標上大學。昨天,市高招辦主任周軒做客首都之窗時揭穿了這種“完全不可信”的騙局。
據了解,目前部分高校招生時會安排一定比例的預留計劃。按照教育部規定,預留的計劃不能超過學校招生總規模的1%,主要是為平衡在全國招生時各地生源水平不均的情況。“這個計劃同樣要經過省級的批準,按照錄取的方式來錄取。不經過招生辦的錄取,最后到教育部那兒不可能拿到國家承認的學歷。”周軒表示,利用調劑指標花錢上大學的說法是“完全不可信的”。
權威表態
“高招錄取率今后穩定在70%左右”
市教委發展規劃處處長彭斌柏昨天透露,今后幾年本市招生增長幅度會適當放緩,市教委將會妥善處理北京市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和高等教育穩定規模的關系,并通過結構調整保證北京市高考錄取比例都穩定在70%左右。
“港校招生對北京考生是好事”
香港高校內地招生掀起的連鎖沖擊成為今年高招的一大看點。市高招辦主任周軒認為,港校招生加在一起也就是幾百人。“對于我們招生本身來說沒有很大的影響,對于北京的考生來說,有多種選擇是件好事。”
來源:北京晨報